第206页

“在佃农有了另外一条活路了,地主也不敢过于压迫他们。”

徐文长看着朱翊钧说的作坊,沉吟了片刻开口道:“皇上是想让商人开办作坊?”

朱翊钧摇头道:“那样只会肥了那些商人,朕是说由朝廷开办作坊,官员管理,类似于朝廷的武备司,只不过给与在作坊做工的人以酬劳。”

“作坊生产的东西可以卖给朝廷,也省的朝廷从商人那里采买了。”

大明的生产力很低下,很多东西都是很贵的,比如书和纸张,虽然相较于隋唐已经很便宜了,但是穷人想读书,还是很困难。比如海瑞海刚峰,他读书的日子又启是困难能形容的了的。

当大明生产的东西过剩,卖不掉,积压,那就到了拉动需求的时候了,朱翊钧是真的盼着那一天,拉动需求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当然是殖民,当然是对外战争,当然是对外倾销!

第五十章 税

“臣觉得可行!”

海瑞点了点头:“钱被百姓赚了,总比被那些奸商赚去了好。”

朱翊钧看了一眼海瑞,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否决了发展资本主义,国有才是王道。虽然后世很多骂的,但是朱翊钧却觉得开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后来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计划经济体制,让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国家从一个什么都没有国家,变成了有一些工业底子的国家。

那个时候的国民素质,对比现在的国民素质,朱翊钧觉得咱们还是先国有吧!

如果自己是李自成,那肯定打土豪分田地,可是自己是大明的皇帝,统治基础不一样。真的和士绅离心离德,那天下就距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就是地主和士绅,社会百分之九十的资源都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面。

不是朱翊钧不想依靠农民,是因为你真的依靠不起来,造反肯定能依靠的起,但是作为皇上,那样做,真的会死的很惨。事情需要一步一不做,朱翊钧现在要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了。

徐文长看了一眼海瑞,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这样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