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听了,便决断道:“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只是夜不收,严寒来临,就要回去休整的念头中,给他们狠狠地一击!立下一番功劳再回去,也能为我大军西征之日造势。诸位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几个总旗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而后还是由年纪大点的那名汉族总旗谏言道:“李总旗,我们才八百骑军而已,敌人可是有一两万人马,就算不算妇孺,那也有一万左右吧,差距如此悬殊,如何能打?”
其他几个总旗都是跟着点头,这数目实在相差太大,有点不现实。
倒是其中一名卫拉特部族的总旗,听了后顿时就红了眼睛,咬牙点点头道:“李总旗要打,我这旗奉陪,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不用说,他的亲人肯定在几年前的偷袭中,被漠北各族杀害了。
李定国瞧了他一眼,点点头,而后看向其他几人,也不恼怒,只是沉稳地说道:“西汉元朔六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霍将军,时年十七岁,却只领八百轻骑,千里突袭,斩获敌人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
说到这里,他盯着几个人的眼睛道:“如今我们也有八百骑,还是夜不收精锐,对面的敌人却只是一群败军之犬,毫无士气。当年骠骑大将军能做,我们为何要怕了区区万把人?”
其他总旗虽然没有像李定国一样读书,可骠骑大将军的当年事迹,他们多少都是能听说过一些的。此时,再次听到李定国详细介绍,想象当年的骠骑大将军以弱冠之身,领八百轻骑突进千里,捣毁匈奴王庭。相比起这样的丰功伟绩,确实,如今他们要面对的局面,虽然相似,难度却要低不少的。
他们正想着,李定国却提高了声音,大声喝问道:“建功立业正当时,光宗耀祖在当下,男儿大丈夫,如此好机会,为何还犹豫之?”
听到这话,几个总旗明显激动了起来,原本就有军令,要以李定国马首是瞻的,如今又知道很可能有一个立大功的机会,便不再犹豫,一个个严肃了起来,回应李定国道:“李总旗,听你的,干了!”
“对,李总旗,你就说怎么做吧?”
“……”
如果李定国强行命令他们的话,因为事先有军令,自然也可以。但是,这种以少打多的战事,就算再有利,己方将士能不能有个高昂士气,有主观能动性,对于战局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李定国才说了那么多话来说服他们。
如今,已经说服了总旗,李定国便召集全军,扫视八百精锐的大明夜不收,严肃地对他们说道:“我十岁从军,如今已有七年。林丹汗的王宫,我去过;他的尸体,我见过;当年的河套一战,我就亲身参与了……”
听到他忽然说这话,明军将士们不由得有点纳闷,好好地,准备回去了,说着干什么?
就连那几个总旗,也是心中纳闷,不是已经有决定了,怎么忽然说起这个来了?他们也同样搞不明白,李定国为什么要说他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