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结合自己通过其他渠道印证了这份清单后,便放心地看了起来。
这份名单,是按照隐户多少进行排序。崇祯皇帝只一看开头,就心中暗道一声,果然如此!
第1248章 先礼后兵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在宫外的府邸中隐户最多,有五人。
其次是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月,其府中有隐户四人。
……
从崇祯皇帝登基开始就位居宫中高位的,在宫外府邸时间越早的,隐户数目就越多。也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宫内,因此,这些太监府里的隐户数量最多,也没有应天府一个吏部侍郎家多。
看完这份清单,崇祯皇帝并没有声张。他私聊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让他把已经调查完的情况先禀告了再说。
按照官职高低,刘兴祚此时才调查了内阁和七部尚书以及一些在京师的王宫勋贵而已。不过从这些资料上看,情况就比宫里严重多了。
那些勋贵世家的隐户情况最为严重,比如那些几乎和大明国运同样长时间的勋贵,最多的是英国公府邸,光是在京师的府邸中就有二十六个,这还不算他们在京师外面庄园里的隐户。甚至连崇祯皇帝那个岳父,周皇后他爹府上也有八个隐户。
内阁并七部尚书中,一如之前所认识的,越是老牌世家,隐户就越多,和他们是否是书香门第无关。倒是首辅温体仁,一向以清廉自居,他府中的仆从佣人最少,隐户也就只有两个。京师总戎曹变蛟的府里倒是一个隐户都没有,他的叔父曹文诏府里有三个。
看到这些信息,崇祯皇帝都不用再等刘兴祚把所有人等都调查清楚,心中就已经有数了。看来各豪门世家之中,他们很可能,把那些家生子就当作了私人财产,压根就没想着把这些家生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是大明百姓来进行看待。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和大明上下的观念有关。这些府里的隐户,大都是家生子,也就是说,这些人的父母是豪门世家的奴仆,奴仆所生之子,就一定还是府上的奴仆。
看来,大明开国以来所做的一些规定,要改改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陷入了沉思。
几天之后,崇祯皇帝在御花园坐火车玩,一时兴起,传令各监少监以上宦官全都一起来坐火车。
顿时,御花园内的这列火车,坐满了宫里的太监。这让边上站着伺候的宫女内侍都很羡慕,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是那里面的一员,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