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页

可此时听完了藩王封建海外的事情,他那点不快早已被他抛到爪哇国去了。此时一听赵宇的解释,便笑着说道:“非也非也,老夫只是在想,边境之战和灭国之战,烈度完全不同,还有,以此带来的影响,可能也是非同小可!”

赵宇一听,有点意外,他连忙问道:“总督对此,不知有何高见!陛下倒是想听一听。”

朱燮元听了,稍微注视了他一会,忽然明白过来,这话该不会是皇帝问的吧?这么想着,他稍微又想了一遍,才郑重地说道:“如今朝廷军队占领木邦一线后露有长期久战之态,而唐王又显身军中,且又表明那是唐王之军。这些事情的背后,只有有人稍微琢磨,便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唐王出钱收灾民,练新军,也只有点明这军队乃是唐王的军队,才能让唐王尽心尽力地慷慨解囊,才能让唐王对征服洞吾倾注心血。否则藩王封建海外,不落到实处,推行起来必然困难。如此一来,朱燮元作为局外人,就看到了由此带来的问题。

“……老夫观那洞吾他隆王,竟然能采用休养生息之国策,说明其是有头脑之人。这种聪明人,怕是能琢磨出朝廷的意图。如此一来,灭国之战,必然会使他狗急跳墙。他隆王全力反扑之下,万万不可小觑。”

说到这里,朱燮元表情严肃地说道:“有一点至关重要,还请传达给皇上,让闵阁老那边务必注意,以防功败垂成,影响藩王封建海外大计!”

第1023章 安南之未雨绸缪

一听他说得严肃,赵宇立刻更为认真,聚精会神地听着。

可朱燮元却又不马上说,只是拿眼看着秦良玉和马祥麟他们。言外之意,很是明显。

秦良玉一见,倒也识趣,立刻找了个借口,带着儿子媳妇抱拳离开了。

赵宇见此,心中有点惊讶,不知道朱总督接下来所说有何问题,竟然要秦良玉他们都避开?

当帐内只剩下他们两人时,朱燮元才缓缓地低声说道:“唐王要占洞吾之地,恐怕会对大明边境这些土司震动不小。老夫久在西南和众多土司打交道,对于他们的心思,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果有心人挑拨的话,边境上的那些土司,搞不好会暗地里和洞吾联合。”

说到这里,他怕赵宇不明白,便又再细细解释道:“洞吾前身,乃是我大明的缅甸军民宣慰使司,认真说起来,洞吾也是我大明土司之一,只是就不服王化而已。如今唐王露出占其领地当藩国的意思,如果他隆王以此来挑拨云南边境土司,说大明今日对洞吾如此,他日难保不对他们如此。类似话说多了,那些土司首领害怕自己领地被大明同等对待,丧失理智而做出事情来,怕也不是不可能!”

一听这话,赵宇大吃一惊。两军对战的时候,要是友军在背后突然捅一刀的话,那大明军队可能真会有危险。

他还没说话,朱燮元就又说道:“很多土司,可不会对我大明忠心耿耿,奢安之乱,就是一个例子。朝廷对这些土司,务必要有防备之心。就算从长远说起来,改土归流也是势在必行。而这,又是对这些土司首领不利,不甘就范的,怕也为数不少!”

大明朝的土司制度,是沿用元朝并由于历史原因达到鼎盛。等大明统治稳定后,条件成熟的那些土司地方就实行改土归流,这个政策到满清时期,又达到高潮。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允许土司制度的长期存在。概因土司制度,归结起来就是“世官,世土,世民”,也就是说,土司首领世袭,领土世袭,所属百姓世代为其奴。这就等于是个小王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