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等以后自己再御驾亲征辽东,光复辽土后,自己这个皇帝的声望将远超其他大明皇帝,直追太祖成祖,等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强硬地对待国内一些敌人,从而整合大明的内部,再进一步改革,发展科技,呵呵,到那时候,大明就能向外真正扩张,为后世打下足够的基础!

想着美好的未来,崇祯皇帝的干劲就更足了。他再次亲自视察了军器局和兵仗局,督促他们日夜赶工,完成新军开拔所需的武器装备制造。为了不错过战机,优先装备计划前往辽东的部分新军。

很快,崭新而高质量的各种装备、火炮、火药等等军备物资被运往京营的新军驻地,在朝廷全力以赴的情况下,新军很快完成了装备,在没有任何宣告的情况下,离京而去。

不过就算这样,看着一支威武之师离开京师,不少京师百姓都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支军队要去哪里,是去干什么?不过没有确切的消息下,这种议论过一阵后就会被新话题所替代,要一直等到捷报传来的那天,京师百姓才会记起这支他们曾经谈论过的军队!

渤海海面上,属于关宁军的水师,早在联席会议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奉旨南下,加上登莱水师和部分福建水师的船只,一时之间,在登州港口上,那船只密密麻麻地,似乎要填平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只之多,一路排出港口,停泊在沿海边上。

登莱巡抚卢象升在联席会议结束之后,也非常地忙碌,有些补给,可以先行运往东江。并且他也下令,在登州到东江的海岛上,都要准备好船只的补给准备。这一路上,包括长山岛,大小竹岛,砣叽岛,皇城岛,最后跨越老铁山水道,到达铁山岛。

为了庞大的船队能顺利到达皮岛,登莱巡抚卢象升的骠骑营要先期出发,汇合由皮岛等岛屿出发的明军一起攻下旅顺,封锁住辽东半岛探向渤海湾的最尖端,以供船队临时停靠补充补给之用。

而在皮岛这边,在联席会议一结束,李德明就收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了皮岛的明军,收回骚扰朝鲜沿海,袭击朝鲜船厂的战船,连同皮岛的船只一起,返回登州,另外还要分兵旅顺,派夜不收前往朝鲜查探东江,注意建虏收粮的进度,以及探知各种相关信息,为大军伏击建虏运粮大军做前期准备。

可以说,联席会议结束后,整个大明北方,几乎都在为冬季战役做准备了。事实上,冬季战役,可以说是已经开始了。

第599章 面试杨嗣昌

文华殿内,一名儒雅文官在郑重其事地见礼,而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则略微有点好奇地打量着他。

眼前这名官员,崇祯皇帝很有好感,不是因为他的长相让人能有好感,而是源自原本崇祯皇帝的记忆。

在崇祯皇帝还未登基之时,就已经看过这名官员所写的《地官集》二十卷,对于他在书中说讲述的有关财赋方面的见解,很是赞赏。为此,还特意让人找了他其他方面的文章来看,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他父亲获罪处死时,他提出要替父罪时,原来的崇祯皇帝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减轻了他父亲的处罚,并一点都不影响他本人的仕途,甚至青云直上,最终成为大明数得着的高官。

此时,底下那文官已经见礼完毕,恭敬地站着,等待皇帝的垂询。

崇祯皇帝看了一会,便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章,淡淡地说道:“举贤不避亲,杨总督向朕举荐了他儿子,想让卿担负起新建包头的重任,卿可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