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查抄原左都御史曹于汴,特别是查封了永昌票号后的收入。此时毕自严已是明白,为什么皇上之前有过要求,这笔钱任何人不能动用,原来是要用在这里。
“对啊,陛下,才区区六十二万两而已,无济于事啊!”徐光启在这三人中算是对数字最为敏感的了,立刻皱着眉头跟进道。
而温体仁此时已经确认,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不存在之前可能被太祖附身的情况。以皇帝之前的做事方式,肯定有他的理由。这么想着,他这次反倒没有说话了。
胡广听了,并不以为意,当即笑着道:“无妨,银子肯定会有的。如今只需要走出第一步,后续有银子了便再印发便是。”
查抄晋商,正是纸币发行成功与否的一个重大因素。因为在他的预估里面,这第一批印发出去的纸币,很可能绝大部分会马上被兑换,最终这些纸币会回到朝廷手中,而户部的银子将所剩无几。
但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看到朝廷没有食言,确实能用纸币兑换回银两后,老百姓使用纸币的信心便会大增,这将有效保证纸币的价值。
等到查抄完晋商,朝廷国库一下增加几千万两白银后,就算还有人会兑换银两回去,也绝对不可能兑换完。有了这么一个巨大的缓冲在,纸币的推行便会容易很多了。
毕自严自然不知道晋商的事情,不过他也没想那么远,想着这种情况下,皇帝想发行纸币就纸币吧,最多是当一次尝试而已,毕竟用金银确实是麻烦。
这么想着,他的心思便转到了其他方面,有点好奇地问道:“陛下,那这纸币上面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第214章 算术
温体仁和徐光启一听,也不再劝谏,而是有点好奇地等待皇帝解答。毕竟这大明纸币和以前的大明宝钞相差很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胡广听了一笑,用手虚指了下他们手中的纸币道:“这纸币是设计为百姓日常所用,因此从大小、耐用性方面都有考虑。另外,这上面的图案,就是这个铜钱和铜串,相信朕就不用解释了。那个方孔里面的是大食那边的数字书写方式,很简单实用,朕决定以后在大明推广!”
徐光启一听,心中暗道陛下果然对西夷那边了解很多。而温体仁听了,却是眉头一皱,不过他也没反对,只是问道:“陛下,不知这数字方便在哪里?”
胡广一听,随手拿笔刷刷地写了起来。很快就让方正化把写了字的纸转给首辅,同时说道:“这种数字在计数方面,特别是数字非常大的情况下进行算数,将会很快。那是朕给卿看得几个例子,包括加减乘除,都会简单直白,且容易很多!”
温体仁就不认得0到9,且胡广给得是后世的书写习惯,有加减乘除四个例子,都是万以上的数字,把他给看迷糊了。
边上的徐光启伸头一看,倒是看懂了点,不由得有点惊讶道:“陛下,这结果准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