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tu-223‘逆火’的低空高速突防的本事,意义已经变得不是很大,况且tu-223‘逆火’甚至都能被s-200防空导弹给击落,也足以说明在现代防空体系下,不能隐身的tu-223的超音速突防能力和优势已经变得没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连导弹都能拦截,拦截个飞天大靶子不是什么难事。”
“tu-223‘逆火’的那点超音速优势早就没有意义了,除了速度,逆火还真没什么可以和b-52比的,我们应该向美军学习、搞超远程的巡航导弹、进行防区外攻击才是王道,低空高速突防什么的已经被导弹和雷达发展抵消,发展出一款先进的远程攻击平台,发展先进的远程巡航导弹,至于平台,在轰六的基础上改进就足够了,我们甚至可以发展大型喷气式运输机,在大运输机的基础上发展大型轰炸机,让这个高亚音速的喷气式‘轰炸机’专门从事发射区域外空地武器的工作,相当于一辆‘巡航导弹卡车’。”
林鸿飞笑了,是真的笑了,他忽然想起了这股思潮变化的原因:在前苏联解体的那两年,咱们国家也曾经尝试过购买tu-223“逆火”轰炸机,但显然,老毛子是不可能将那个时代还算是战略级武器装备的tu-223卖给我们的,结果毫无疑问的,这个购买意向失败了。
失败后,共和国空军痛下决心,决定还是要充分发挥这种已经国产化的、成本低廉的老式轰炸机的潜能,于是启动了轰-6的信息化改造项目。
第一五五一章 从没有停止过的蛀虫们(2)
轰-6的信息化改造项目适应了军队受到海湾战争美军表现的刺激后提出的新军事学说的目标:生产高技术武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这一战略目标主要是针对湾湾,但这其中也有很大的不足,即限于当时国内的军备以及经济发展条件,并没有考虑到要与美国全面开战的可能……事实上中美之间全面开战的可能性低的无限趋近于零,但我们的军备越是强大,开战的可能性就越小不是么?
通过对轰-6的信息化改造,证明了我军已经将打击力量的焦点从轰-6这个传统的轰炸机平台向更为精密、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空射导弹方向转变,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但与此同时,一股不太正常的思潮也开始蔓延起来,无数的专家、精英和所谓的学者们开始宣扬“超音速突防无用论”,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老掉牙的b-52。
在对b-52进行了现代化升级之后,服役了近半个世纪的b-52摇身一变,从一个只能干糙活儿的中年大叔,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挺着巨大的大肚腩、行动迟缓却又有一手精良暗器手法的刺客。
从这个角度来说,进行了信息化升级的b-52和进行了现代化、信息化升级的轰-6确实在很多地方还是很像的,比如两者都是慢腾腾的亚音速喷气式轰炸机,如果不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都是天上绝佳的靶子……
“这些人真是这么说的?”林卫国说完,林鸿飞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家伙的脑袋是怎么想的,难不成这些家伙的脑袋里塞的不是脑子,是草吗?还空中巡航导弹卡车?搞笑也不是这个搞笑法子的,按照这个逻辑,咱们国家买的伊尔-76有最大40吨的载重量,还发展什么轰-6啊,直接用伊尔-76改,不但载重量大,航程还更远,轰6被改到极致最大载重量也不过9吨,9吨和伊尔-76的40吨载重比,哪个更厉害,傻子也知道。
c-5运输机还有150吨的最大载重量呢,按照这个理论,反正真是一个平台而已,平台不重要,重要的是空中发射巡航导弹的先进程度,那干脆用c-5运输机改良多好?就c-5那身板,机翼下挂12枚、机腹开弹仓装个60枚、总计装72枚ag-86系列或者ag-129系列空射巡航导弹绝对没问题,为什么美国人没有去改?难不成美国人的脑袋里塞的也是草,全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真是这么说的。”林卫国苦笑着点头。
他也不明白说这话的家伙心里是怎么想的,突防能力,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突防的威力根本和亚音速轰炸机不是一个量级的。
轰-6的机体太老旧了,只是升级航电凑合用而已,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能用大型运输机改成超大型轰炸机的那是老美,老美有制空权,运输机都可以来轰炸,但问题在于咱们能保证随时有制空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