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枪,而是杀伤力更大的步枪!具有连发功能的自动步枪!
十支看上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很多地方又各有不同的自动步枪!
以20年后枪械发烧友的观点来看,这枪可以看做是国产八一杠、后世的03式突击步枪、德国的g36突击步枪以及美军4卡宾枪的综合体,有着类似g36和03式突击步枪的轻量化高强度特种塑料空心可折叠枪托,有着类似4突击步枪那遍布枪身的战术导轨系统,在枪身上部有一个手提把,摒弃了八一杠上使用的那种ak血统的上机匣盖设计,采用了03式自动步枪的上下铝制机匣设计,八一杠上那熟悉的762口径……
“嗯?这几支枪似乎有点不太一样?”武器是兵工总公司的本行,尽管陆繁波心眼不大,但专业能力还是有的,一眼就看出了这几支枪的不同,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似乎是两种口径吧?”
“是啊,陆总果然不愧是老军工,这眼神就是厉害,是两种口径,分别是58口径和762口径,分别对应咱们国家现役使用的两种口径的子弹。”作为设计者,在这个时候林鸿飞责无旁贷的负担起了介绍这些枪的重任,顺便奉承了陆繁波两句,“在设计之初,我的目标就是将这些枪实现枪族化,主要部件可以通用通换,这几支枪分别是标准型的自动突击步枪、短枪管的短步枪、卡宾枪以及班用轻机枪,如果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允许,后期我还想要开发外贸型、运动型、通用机枪型和高精度狙击型。”
听到林鸿飞这番不无自豪的介绍,陆繁波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在1986年总参和国防科工委对新一代小口径枪族进行设计的时候,就提出了一种口径、五种枪械、通用两种弹的要求,其中一种口径就是58口径,五种枪械分别对应自动步枪、班用机枪、短步枪、通用机枪和狙击步枪,在随后的89年国家正式开始立项研制新一代的58小口径班用枪族的时候,兵工总公司可是汇集了由工厂、院校、研究所和军方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研发队伍。
从89年到现在,整整过去4年了,兵工总公司甚至连一把让部队满意的原型枪都没有拿出来,可是现在,林鸿飞一口气就拿出来的五种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枪械!
最要命的是,丫的设计完全符合了当初总参和国防科工委制定的要求:枪族化!
没有对比还不觉得,现在有了对比,如果林鸿飞的这枪真的很优秀,那会不会让上级首长以及部队的同志们怎么看兵工总公司?就是一群只知道吃白饭的猪?!
他很想说你林鸿飞就算能设计的出来为未必能够打响;就算能够打响也不见得就是一款好枪;就算是一款好枪也未必见得能装备……有兵工总公司在,影响一款好枪的装备情况还不简单的很?而且在心里他还在不停的安慰自己:说不定这枪其实就是个样子货呢。
但他终究也是懂技术的,作为半个军工专家,一款枪好不好,通过外观也能探知一二,这款枪,好吧,是这一堆,这一堆枪确实是好枪……就这么大点的一个东西,里面的结构都大致差不多,里面结构的形状直接决定着外观,真正的明白人看一眼就能明白,到底好不好,嘴上可以不承认,但自己欺骗自己那就没意思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心中才格外奇怪,心中才不愿意承认,林鸿飞你丫一个搞发动机和汽车设计的,怎么可以搞得出来这么优秀的枪?不但卖相很高端洋气上档次,看上去似乎性能也不错?
他自然不知道,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林鸿飞从小就玩枪,上一世的他到了美国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几乎玩过了所有能够接触到的枪械,在他在美国的别墅里,他甚至专门建了一间枪械收藏室用来存放和展示自己收藏的各类枪械,闲暇的时候,除了玩动力三角翼,剩下的爱好就只剩下了打枪和擦枪了。
接触的枪械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多了,自己本身又是个设计师,加之那个时候95式枪族被批的体无完肤,玩过的外贸版95式枪族的林鸿飞对这款枪不满之极,自然也就有了自己动手设计一款枪的想法,也就是眼前的这一堆。
枪械制造其实没有什么难的,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高端,稍微有点本事的理工科学生都能做的出来,更不要说那些工厂里的老技工们,那个时候的林鸿飞只是单纯的自娱自乐,设计出来之后仅供自己收藏,但性能确实是不错的,最起码在林鸿飞的数次修改设计之后,最终的性能比八一杠、95式和03式都强得多,不但比上述的几款枪有更好人机工效,同时还有着更小的散布精度,同时还解决了95式的一大弊端,便于快速出枪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