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为了贾琮,而是更好的捧贾宝玉。

听闻此言,贾母和王夫人都放下心来,松了口气。

暗道贾琮知道本分……

王夫人又有些纳罕道:“不是说琮哥儿的学问极好么?连老国公都喜欢,怎地还不会作诗了?”

她看向身旁的李纨。

李纨虽没什么学识,但其父却是前国子监祭酒,亦是文坛大家。

在王夫人想来,李纨当有些见识才是。

李纨想了想,轻声笑道:“太太,做经义文章和作诗又不同。古人那么多秀才进士,可能作出好诗的却没几个。写好诗要有灵性,不比那做死文章的。”

这番话怕是李纨最超长发挥的一次,听的王夫人连连点头。

她并不在意贾宝玉能不能考上秀才进士,日后宝玉若想做官,自有他做的,哪里还需要像寒家子那样苦熬?

所以考中秀才进士自然是锦上添花,考不中也没多大的相干……

可她喜欢听旁人说宝玉有灵性,在她看来,那确实比只会读死书强多了。

只是到底大家子出身,不会肤浅的喜形于色,王夫人淡淡笑道:“也不能这般说,各有各的好。老爷就极喜欢琮哥儿做的经义学问……既然老爷说了让他们相互为师,那日后就该如此。论起来,琮哥儿比宝玉还大一些。”

贾母闻言,满意的看了王夫人一眼。

她虽不喜王夫人木头人一样的风格,可对她的大气还是欣赏的。

寻日里对待庶女、侄女都极好,不似大房扣扣索索的……

其她人也都诚服的看向王夫人,这话说的体面,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