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来之前李春生和王建雄都有些担心,王建雄虽说跟荣飞是大学同班,但因着李建光的关系,和荣飞的关系只能说一般,与李建光却是对头,上学时期的矛盾过上七八年看简直幼稚可笑,但谁知道对方记不记仇?你不当仇对方当不当仇?如今李建光已是联投系的大将,万一荣飞不记同学情分吃上闭门羹,李春生清楚他现在绝没有荣飞的能量,自己与他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荣飞还是表现出同学间应有的热情,李建光夫妇还在路上,对于李春生的问题,荣飞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解释是这样的,双龙是联投旗下的公司,之前一直做国际贸易的,手里确实有点闲钱。至于为什么跑到海南投资,因自己并不是双龙董事会的成员。他们的决策依据我不过问,联投只管投资收益。联投就是一家股权管理公司嘛。具体的事都是一级公司在做,财务也未收上来。你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李春生对荣飞的话根本不信。按照赵国寿所说,双龙在海口的投资绝对上亿了,这么大的投资作为联投的大老板竟然不过问决策过程?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荣飞没有否认双龙在海南的投资,那就是说,赵国寿说的是真的。或许这就够了。

荣飞也问到从什么地方打听到双龙国际在海南的投资,李春生当然也不会将赵国寿的话告诉荣飞。

等李建光夫妇来到甜井巷,所谈的都是昔日学校间的往事了。

第一百八十节 慈善也难

李小玲在放假前接受了刘思斌给的死命令,务必从联投基金会拿到不低于1200万的资金援助。91年因为有联投的大额资助,北工的资金变得宽裕很多,大部分的资金投入了对麒麟汽车的定向研究,液压和电子系统的课题占了一大半。北工的实验室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因为是课题组的形式,充足的研究经费吸引来更多的人才,其中还有六个外国的专家。

真正用于慈善的不到五十万。但这五十万解决了在校的大多数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北工的标准是家庭月收入在100元以下即为贫困生,为此大多数农村学生被列入了贫困生的行列),列入资助名单的学生得到二十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生活资助。

李小玲的具体工作就是负责联投基金的发放审查。联投资助北工的大头进入了研究领域,李小玲基本无权过问,但手里捏着五十万的额度决定着每一份申请表是否通过审查还是让她有极大的成就感。刘思斌在学院办公室成立了一个小组,除了李小玲,还有团委和学生处的两名干事,专门受理和审查受助学生的申请。李小玲担任这个三人小组的组长。凭她的资历本来是不可能担任小组的负责人的,但谁让她是荣飞的外甥女呢。

不仅如此,学院对李小玲的生活待遇也是超常的,后勤给她分配了单人宿舍。青年教师们有意见吗?好吧,你的亲戚给学院1000万的无偿资助也可以享受与她同等的待遇。

确定资助的标准后,学院的办法是由各班负责遴选名单报办公室。办公室复审后列入资助名单并给予公示。这份名单每学期复审一次。

91年家庭月收入低于100元的应当都是农村的学生,但开始实行的国企“破三铁”运动迅速出现了城市贫民。三铁指的是国企长期存在的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当时的说法是:铁饭碗把工人吃馋了,铁工资把工人的积极性磨没了,铁交椅把干部养懒了。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一场针对国企机制的改革便一窝蜂的兴起。任命制被选聘制取代,工人也搞起了定编定岗,竞争上岗。

引入竞争机制的出发点并不错,但由于社保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快就出现了下岗失业的人群,城市贫民随即也出现了。

这是一个财富迅速增长的时代,也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时代,更是一个迅速两极分化的时代。一小部分人迅速致富了,相应的一部分人也迅速沦为赤贫。

李小玲的性格外向,半年时间里和学院的许多年轻教师交上了朋友。其中一个叫彭玲的留校女教师还混进了李小玲的单间。

彭玲是化工系的辅导员之一,她跟李小玲说了她对“扶贫资助”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