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因此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之内,燕国应该是乐间说了算。

既然如此,那么赵丹当然不希望这个乐间是一个和赵国做对的人。

让赵丹有些伤脑筋的是,或许是因为乐间父亲乐毅的缘故,历史上乐间所侍奉的几名燕王都没有给过乐间领兵的机会,让乐间并没有什么功绩可言,也让赵丹难以判断这个人的立场。

不过赵丹从情报以及乐间在历史上不多的几次出场来看,这位昌国君的眼光还是有一些的,至少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弱小的燕国不应该和赵国为敌的道理。

事实上,如果历史上那些燕王们不是蠢了吧唧的一直猛扯赵国后腿的话,那么赵国不说绝地翻盘,至少多撑个十年八年问题还是不大的。

等到赵国被灭,燕国才幡然醒悟的搞出一个荆轲刺秦王的闹剧,但那个时候早就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不过自从赵丹穿越之后,如今的形势已经和历史上大大不同,所以赵丹觉得只要这一场拥立公子轲的事情圆满成功的话,燕赵两国关系应该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了。

为了这未来的蜜月期,提前敲打一下这位未来的燕国相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而且赵丹觉得,赵国之中毕竟也有乐氏一族的分支,而且其中的领袖人物还是乐间的族叔乐乘,从这一点来说的话乐间也不应该和赵国为敌吧?

赵丹对着乐间说道:“说起来寡人还要恭喜昌国君,等到此事一了,昌国君便是那燕国相邦,位极人臣,乃乐氏一族之荣耀也!”

乐间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着赵丹道:“大王谬赞,说起来此事还要仰仗大王才是。”

赵丹哈哈一笑,道:“昌国君客气了。对了,寡人有一个小小的提议,不知道昌国君是否愿意一听?”

乐间道:“大王请说。”

赵丹道:“如今在寡人心中,最大的对手乃是秦国!寡人已经决议继续西进,不灭秦国誓不罢休。但若要达成这个目的,寡人便不希望在征讨秦国之时有人在背后捅寡人的刀子,不知道昌国君以为如何?”

乐间闻言沉默了一下,随后开口道:“大王,如果乐间没有记错的话,秦国如今已经不足以为赵国之患矣。”

赵丹闻言不由得失笑,过了一会之后才摇了摇头,道:“昌国君,汝错了。虽然寡人已经连续打败了两次秦国,但是秦国的手中还有关中,还有巴蜀,还有几乎整个南阳郡,论国力而言放眼天下依旧仅仅次于寡人的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