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

宋代中央对幕府制度限制较严,聘用由自辟改为中央任命,大量幕职编入正官。凡签书判官厅公事、节度观察防御团练推官、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等幕职官由中央任命。

这意味着幕府直接向中央政权负责,又有监督主官的职能,是幕府制度发展的一个转折。金、元、明三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基本上采取了宋代的做法。

清代的职官制度更加完备,职官的分工细化,由国家委派幕职的制度已无存在意义,于是,幕僚又变为私聘。

而且被聘入幕者不必拘于出身德行,入聘后的地位,既非正官属吏,又无固定的任期和按品级规定的薪俸。

他们只是各级幕主处理政务公事的智囊和代办,一般称师爷或老夫子,其主要职掌是刑名和钱粮两项。

清代幕僚的地位,已不能像古之长史参军那样与正官相提并论了。

说来有意思的是,幕府制度后来被某个东瀛小国学了去并一直沿用多年,以至于到了现代竟然被某些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蠢货们以为“幕府”这个词语乃是一个舶来品,简直贻笑大方。

在韩非子看来,既然赵丹突然搞出了这么一个参谋处,估计也就是一个换了名字的幕府罢了。

但下一刻,赵丹的话又击碎了韩非子的想象。

“但请诸位注意的是,寡人所设此参谋处,并非幕府也!”

第303章 参谋的意义和韩非的机会

赵丹说的是实话。

如果要弄一个幕府的话,那么直接就叫幕府好了,还叫什么参谋处,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再说了,作为赵国的国君,赵丹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弄什么幕府。

这个参谋处对于赵丹的意义来说就是参谋,纯粹的参谋。

孙子兵法有过一句举世闻名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