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果不是今天这突如其来的刺客,赵丹原本是打算明天再把大臣们召集过来商议这件事情的,不过既然今天人也齐了,那么就直接在今天商议好了。
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这燕王要死了,和赵国有什么关系?
难道赵丹身为赵国的君主,还能够左右燕国君王的废立不成?
当然能。
在春秋战国时代,扶立他国君王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大名鼎鼎,开创了晋国霸主时代的晋文公姬重耳,就是在秦穆公的支持下率领秦国大军反攻晋国本土,杀死了晋怀公然后才成为晋国国君的。
齐桓公吕小白,在登基的时候得到了莒国的武力支持,而他的竞争对手、管仲当时效忠的另一位齐国公子吕纠则得到了鲁国的武力支持。
到了战国时代,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比如说重用乐毅、开创了一代燕国盛世的明君燕昭王,就是在子之之乱后,由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派兵武力护送回燕国继承王位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做其实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说秦穆公在支持了晋文公成为晋国国君之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秦国因此而获得了东进扩张而无需顾虑晋国阻碍的机会,为秦穆公的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成语“秦晋之好”形容的正是这个时期秦晋两国的关系。
又比如说在赵武灵王支持了燕昭王上位之后,赵国和燕国之间就维持了长达四十年的同盟,期间更一起联合起来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五国伐齐,将两国共同的强邻,一度称霸天下的霸主齐国干翻在地。
赵国也正是踩着齐国的肩膀,喝着齐国的血肉飞速的成长起来,才成为了战国第二强国,有了在长平之战中挑战秦国的资格和底气。
……
于是在赵丹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赵胜很快就接上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