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丹才有机会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这些秦国大臣。

这些秦国大臣均身穿长袍,前裾复足,后裾曳地,其中有数人袍较窄瘦,形如喇叭口状,与后世所知的汉服相近,且各人袍色有别,分别为褐、绿、红和黑色。

《中华古今注》载:“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

所以这些秦国大臣的品级显然也并不低。

赵丹目光在秦国大臣中游移,心中却暗自想到:“不知道这里面哪个是范睢?”

很快的,赵丹将目光锁定在了秦王稷身边的一名身材不高,长脸小眼,颌下有须的中年人身上。

从胡衣卫呈上来的画像来看,此人应当便是范睢。

“希望这个范睢不要搞出什么太大的麻烦。”赵丹一边在心中想着,一边用目光朝着身旁的虞信示意了一下。

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那么自然这次和谈就应该开始了。

第162章 我们赵国要求不高,你们秦国只需要割点土地就行了

和谈,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用来结束战争的方式。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战争,其最后的结局都以和谈而告终。

即便是放眼整个世界,数千年以来所进行的数以万计的战争之中,和谈休战也仍然是达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通常来说,不经过和谈而休战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其中一方被完全消灭。

和谈的地点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和谈的地点,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劣势方或者失败方的手里,而是有优势方或者是胜利方来指定。

当然了,劣势方和失败方毕竟是不同的概念,优势方和胜利方也同样是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