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实不相瞒,在下也不知传给我此术的人姓甚名谁。”李易有些惋惜地说道。

“此言何解?”刘太医疑惑的看着他。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李易脸上的表情肃穆,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那年冬天很冷,北风凛冽,大雪封山,有一日清早,我打开门,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倒在门前……”

刘太医闻言,神色一正,按照话本小说的套路,这位老者,应该就是那位当世名医了。

“外面雪那么大,要是放任不管,怕是那老人家会冻死在门前,于是我将他扶进屋里,熬了姜汤让他暖身,又留他在家小住几天,等到天晴雪融了,老人家才告辞离去,临走的时候,将那‘心肺复苏术’传给了我,从此便杳无音信了……”李易叹了口气,眼神飘忽,脸上浮现出回忆之色。

“看来那位老人家,必定也是当世奇人之一。”刘太医目露奇芒,随后又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惋惜。

这样的人,不能够结识一下,实乃是此生的一大遗憾。

随后他又看着李易,眼中闪过一道光芒,说道:“方才与李大人一番交谈,发现李大人在医道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县尉,实在是有些屈才了,不如本官向陛下引荐一下,让李大人加入太医署,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这位李大人既然和某位名医相处过几天,谁知道他除了“心肺复苏术”之外,还学到了什么东西,要知道,那些人可都是一座座移动的宝藏,一辈子积累的行医经验,即便是太医署也十分重视。

李易心中暗叹,这景国下到官员,上到皇帝,怎么都是一个德行,一言不合就要人当官,他这个县尉还没上任呢,太医署又抛来了橄榄枝。

京城有什么好的,没有老婆没有丫鬟没有小姨子,还不如就在这里当一个小小的县尉,李易对比了一下发现,在安溪县当一个县尉似乎也没那么遭。

一脸笑意的转头看着刘太医,说道:“刘大人,你跑题了……”

……

对于李县尉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刘太医表示很遗憾,但也只能是遗憾了,人家不愿意去太医署,他也不能强迫。

在刘太医悠悠的叹了一口气的时候,李易抬起头,如意坊的招牌已经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