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

“李思文?确定其身份了吗?”李弘心中一惊,这个时候李思文跑过来干什么来了?

而且,李思文乃是英国公李绩的次子,李敬业的叔父,一直任润州刺史,这个时候跑来,不寻常啊。

当年英国公李勣历经高祖、太宗,一直到父皇登基,他都是朝堂之上的重臣,扬州大都督便是皇家对于他的褒奖,赐姓李之事儿更是不用多说了。

这也是为何扬州等地,英国公李勣子嗣任职较多的原因了。

就像其他地方的要员,也同样是被当年跟随高祖、太宗的重臣后裔把持着,外臣基本上很难在任职此地后,有所作为。

要么是被他们同化,跟他们同流合污,加上五姓七望的辅佐,这一个地方虽然不像是一个小朝廷一般五脏俱全,但说是一方诸侯也不为过,甚至朝廷的命令在这里,不如一个刺史的一句话好使儿。

再要么就是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来到此地任职不到一年,便会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朝廷调任回去。

而后就是五姓七望或者是与六部有关系的官员,联名举荐其他官员来此任职,从而来达到他们的小圈子能够在庞大的利益链之间,一直形成一个强大的保护圈。

所以大唐当初在这个时事背景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打击五姓七望、门阀贵族之时,也不得不在制度上加以约束他们。

那便是削弱了大都督手中的权利,把权利回收至朝廷,再任命节度使过来行驶都督一职,但最后因为其制度的不完善化,则使得节度使成了大唐最大的诸侯。

李弘此次南下江南,便是有这种打破家族对于地方垄断的决心,从而使得朝廷大于地方要员。

所以李敬业一族,自然是首当其冲、要被改革的了,何况李敬业早己有谋反之心了呢。

而现在李思文,身为英国公李勣的次子,李敬业的叔父,此时此刻,在如此敏感的时候,跑到杭州求见自己,这让李弘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有请。”李弘听到猎豹的禀报后,想了下后立刻坚定地说道。

大来皇女不情不愿的嘟着嘴,跟其他两个李府里,侍奉李弘、白纯的侍女,快速的把刚才李崇义跟李弘用的茶具、案几等等重新换了一套。

看着这样大张旗鼓、隆重行事的李弘,大来皇女心中都是稍稍有些惊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