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弘的话说,如果真有事儿找他们,不妨站在洛水河岸边吼上几嗓子,这样说不准就能吼出你要找的官员来。
李素节、李上金自然也是从其封地赶了过来,相比较于官员而言,他们这些当今皇帝陛下的皇子就要好过多了,虽然没有像长安那般阔气的王府,但是比起其他人,他们的府邸也算是豪宅了,带着家人齐齐上阵的他们,在到达洛阳后,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进宫向他们的龙爹请安。
如今除去依然在楼兰孤独的一个人过元日的李忠,大唐当今皇帝陛下的子嗣,就剩下了李上金、李素节、李贤、李哲、李旦跟太子殿下六人,以及三个公主了。
就是太子殿下李弘,都替龙爹觉得子嗣少了,但他也不敢随意的跟他龙爹说,只要话一说,肯定就会传到龙妈的耳朵里,到时候少不了挨揍,大过年的,他也不想给两口子找不自在。
李素节频频想要找机会与李弘单独说话,但都被李弘轻轻的拒绝了,如今百官都在忙于元日大朝贺,先别在这个时候添乱子,至于元日朝贺跟上元节过了之后,那就可以另当别论了。
所有的皇子、公主,能够在人满为患的洛阳居住在洛阳宫的,只有太子李弘一人,依然如在长安一样,偏安于皇宫东面的东宫之内,而这里的建筑设计以及豪奢程度,如果跟洛阳宫比起来,简直是寒酸的不能再寒酸了。
就连一向喜欢跟着李弘屁股后面当尾巴的李令月,都因为东宫不如洛阳宫,而选择了住在洛阳宫,抛弃了那个会讲故事的太子皇兄。
朝日,殿上设蒲团、蹑席(案几)、熏炉、香案,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旧制来设置,如果放入桌椅,偌大的乾元殿都不够百官用的,所以还是沿用了蒲团与案几,省地方。
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位,文武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立于东西朝堂以莅之。
平明,传点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监门校尉二人执门籍。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左右,先一品班,次二品班,次三品班,次四品班,次五品班。每班,尚书省官为首。
东宫官居上台官之次,王府官与皇亲国戚者又次之。
侍中奏:“外办。”
皇帝与皇后步出西序门,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座,扇开。然后左右留扇各三。
三省官拜再拜大唐皇帝与皇后,升殿。内谒者承旨唤仗,左右羽林军勘以木契,自东西阁而入。内侍省五品以上一人引之,左右卫大将军、将军各一人押之。
整个仪式的过程中,先是由皇太子李弘献寿礼仪、然后是诸公等人献礼。中书令上奏地方的贺表、黄门侍郎奏祥瑞吉兆、户部尚书奏诸州的贡献之物,礼部尚书奏诸蕃的贡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