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李弘不耐烦的打开他的手,气呼呼道:“我没病。”

“那不知代王为何要找如此生僻的书籍?”

“我有病行了吧!”李弘被气的无语。

“那代王应该找御医啊,代王,臣还是希望您先去看病,等治好了再来……”上官仪唐玄奘附身般说道。

“上官仪,本王命你现在就把《本经》交给我,否则治你个大不敬!”李弘被气的胡言乱语,大吼道。

上官仪捋捋胡须,心怀大慰的看着李弘,心道:“代王终于懂得进学了啊,不容易啊。不枉老夫一片苦心啊。”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李弘是目瞪口呆,看着在上官仪的指挥下,好几个人在国子监的藏书房出出进进,然后自己面前便多了一堆小山似的竹简。

李弘怔怔的看着上官仪,喃喃问道:“先生,您别告诉我这就是《本经》?”

上官仪拂须含笑,不无骄傲道:“不错,《本经》所有的竹卷走在这里,保存的完好无损。”

李弘不由的叹口气,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怪自己太着急了,忘了古人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名言了。

万卷书并不是指万本书,而是指一本书!万卷一词,不过就是眼前这一堆小山竹卷的最好注解。

古时纸张问世前,竹简则是刻录书籍的唯一手段。而一本书,要是赶上作者神经病点的、才华横溢点儿的,想要借一本书出名的,经常会出现一屋子竹简是一本书的情况。

第43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李弘揉揉生疼的脑袋瓜子,疑惑地问道:“那个活字印刷难道你们还没有用吗?这些书为何还不赶紧抄录、印刷出来?”

不提还好,一提及这事儿,上官仪也不拂须微笑了,一脸的无奈跟遗憾:“代王有所不知啊,自从您弄出了这活字印刷,这下好了,国子监可是乱成了一锅粥,都是争着抢着要先印刷自己的书,哪还能轮到这些古先贤的书籍啊。”

自古文人相轻,重名轻利,活字印刷一出,如今大唐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的鸿儒大学,都是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的想印刷自己的书。但就没有人管这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