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场大仗下来,因伤口感染死在营帐之中的士兵,几乎和战场上立毙当场的士兵持平。
唐奕之所以一直不把烈酒拿出来挣钱,就是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让外人把烈酒的工艺学了去,那大宋在军事医疗上的这点优势也就没有了。
所以,这个钱,就算穷死也不能挣,更何况,唐奕还不缺钱呢?
……
第二天,唐奕去辽朝国子监看观澜分阁的阁址。
大辽的国子监,除了应付科举考试充当一下考场,基本就没其它的用处了。就算有教谕,有学生。也是贵族纨绔扎堆儿,根本就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所以,辽帝也算够意思,把最好的一块地方划给了观澜书院,紧邻御街,背靠国子监。正房是三层木石结构的小楼,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和左右两厢房,唐奕对此颇为满意。
这里原本是辽朝贡院的文星楼,是专供考官、教谕锁院休息之地,各种设施家私齐备,唐奕基本不用动什么,只要在临街面的位置开个门,把观澜的文集、诗册往出一摆,再挂上匾额,就能开门了。
中午时分,萧誉、萧欣两兄弟寻到了这里。
萧欣都没等唐奕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唐奕的胳膊,“你那词谱手扎还有没有了?快拿出来!”
唐奕嫌弃地拍掉他的爪子。
“你当那是书商印出来的俗本不成?实话跟你说吧,里面收的词都是柳七公、尹洙、孙复等我大宋一等文人的词,而且都是未公诸于世的私货。音律批注则是开封名妓董惜琴的词曲心得。世上仅此一份!”
萧欣恍然道:“这么厉害!?难怪巧哥会爱不释手,昨夜钻研了一夜都没睡。”
唐奕得意一笑,那手扎对于爱词爱曲之人绝对是杀伤力爆表。
“怎么样?此本一出,寻香窃玉无往不利吧?”
萧欣白了他一眼,“说什么呢?咱是拿给家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