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页

汉子道:“什么样的瓜果有现在的炭值钱!这一篮子炭卖上一天,也够我家里一天的吃喝,挎着卖又怎么了?”

妇人斜着眼看着汉子,不屑地道:“你这炭多少钱一斤?”

汉子一听问价钱便来了精神,神情愈发猥琐:“公平价钱,四十足文一斤!”

妇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见你娘的鬼!开封府名文发的告示,炭行的炭价一百足文一称,你这里就要四十文一斤,想钱想疯了吗?”

“一百足文一称!官府也就随口一说,傻子才会信他!宫里出炭置场发卖,还要三百文一称呢,现在要一百文一称,炭行的人傻了才会发卖!”

“官府里的人盯着,卖不卖由得炭行的行户?我可是听说,每日都有人去买的!”

汉子冷笑:“当然每天都卖,不然我篮子里的炭哪里来?炭行不过是虚应开封府的故事,每天就卖那么百八十称,除了我们这些人,你可以去试试能不能买到!”

妇人自然知道,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炭行也不敢硬顶开封府,每天都发一定数额的炭出来,按照定的官价发卖。不过买炭的人都是他们早定好了的,都是固定的人,买了低价的炭之后便这样挎着篮子分销,然后跟炭行商户分利。

这种小商小贩依例不征税,开封府也管不了,只能尽力盘查,不让他们把生意做到繁闹去处,只能在这种偏僻地方晃荡。

不过知道归知道,几十文一斤的炭这里的人根本买不起,妇人也就是闲得无聊,逗着汉子说些闲话玩。

这精瘦汉子也是被府吏从汴河边赶到这里来,也没指望能够在这里卖出多少,反正也没有事,便与妇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互相夹枪带棒寻开心。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从街角转过来,到了跟前,看了挎篮子的汉子一眼,也没有理他,对站着闲聊的妇人道:“程家大嫂,好歹再借两把米来,家里的孩子又冷又饿,哭个不休,实在抵挡不住。”

看着年轻妇人,程家大嫂直摇头:“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你孩子刚刚两岁,反正也养活不了,不如找个好人家送了出去,也省了他跟着你们受苦。两岁的孩子不记事,再养几年想送人可就不好送了。”

年轻妇人叹口气:“自己的亲生骨肉,如何舍得?”

程家大嫂只是摇头,不过穷人就靠着互相周济活下去,摇头是摇头,还是乖乖转身回家拿米。什么借不借的,总要先让人活下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