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和王琪只好站起来,跟着胡旦,进了他的书房。
书房里的陈设很简陋,一张案几,旁边堆了不少书籍。案几上厚厚一部书稿格外引人注目,想来就是胡旦所说的《续演圣论》了。
自双目失明,胡旦全靠儿子给自己诵读诗书,然后默记。就是这样,硬是完成了数部大部头著作。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学者,胡旦是相当了不起的。
介绍一番,胡旦摸索着案几上的书稿对徐平道:“徐御史要进京,我这书稿便托你带进京里献给官如何?盛年修书,这也是大有功德的事!”
徐平听到这里,看了一眼身边的王琪。这老人诸般做作,原来为的是这样一件事。
替他带书稿入京,那当然不能空手拿走,原来是要从徐平这里取一笔银钱出来。
看着胡旦在案几旁抚着书稿仰头,极是自得,那身上破旧的官袍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刺眼。徐平看着这个老人,心里蓦然升起一种悲凉的感觉。
第15章 久违的京城
朱仙镇,开封城南四十五里,自襄州到京城的最后一处驿站。徐平与石全彬到达这里的时候已是傍晚,只好在此歇息一宿,明日一早进京。
开封原名启封,始建于郑庄公时,取意为古郑国向东南开拓的锁匙之地,前汉避汉景帝讳,改启封为开封。至唐延和元年,迁开封县治入汴州城,成为汴州的附郭县,至此时开封府已经取代了汴州的名字。
未迁治前的开封县治,恰是在朱仙镇以南不远的地方,此时已是一片断墙残垣。朱仙镇就是在古开封县的废墟上发展起来,不过徐平到这里的时候,还远没有后世的四大名镇的气魄,只不过一条街道,七八家店铺,只是草市,尚未成镇。
这里已经是到京城的最后一站,但凡能够赶到京城,就没人在这里歇脚,驿站也小得可怜,不过一二十个驿卒,养着几匹马。
到了驿站,已经太阳落山,却错过了驿站里的开饭时间,众人只好出去外面街市草草吃些酒饭。此时朱仙镇周围一片荒凉,也没什么好吃食。
中原的天气到底是与岭南不同,白天太阳火热,到了晚上却有凉风起来,一下子身上就舒爽了许多。
已是八月初九,看看就要到中秋了,徐平坐在房里,竟然感觉到了凉意。
自五月起程,一路上马不停蹄,紧赶慢赶,终于赶在中秋节前回到了京城,能够与家人过上一个团圆节。这个年代的交通,实在是让人丧气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