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页

汉末私学盛行,知识掌控砸世家手中,鲜有世家愿意公开授学。只有少数清流,当代大儒愿意开堂讲学。比如刘辩手下如今位列三公的卢植,蔡邕等人,卢植便有学生公孙瓒,刘备。

而除了这些大儒讲学之外,便有颍川书院这个特列独行的了。

也是因为颍川书院的存在,赋予了颍川浓厚的文化底蕴,汉末人才,十之七八来自颍川。去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陈群等等,都是颍川书院走出来的。

刘辩等一行来到阳瞿,人也变得多了起来,颍川山匪横行,而阳瞿一带却尽是书生汇聚,真乃一大趣事。

刘辩几人来到阳瞿街道,街道之上贩夫走卒来往叫卖,意气风发的书生往来川流不息。甚至那些贩夫走卒往来叫卖也是咬文嚼字,语法不清,让人啼笑皆非。两边高楼,书生谈论国家大事,其中无非是以袁术称帝一事展开谈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争得面红耳赤,刘辩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好热闹的阳瞿,虽然没有洛阳长安繁华,但行为颍川书院。这阳瞿却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风味,长安洛阳虽有书院,但却没有这股独特的感觉!”杨妙真感受着阳瞿的繁华,不由得赞叹道。

“这就是底蕴,文化的底蕴。长安洛阳想要有这种底蕴,没有百十年,是不可能的!”刘辩闻言摇头一笑。

“公子,才子大会恐怕过几天才能召开,咱们新来阳瞿,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而荀家又是此处德高望重的高门,咱们不如去荀家落脚,也好打探些消息如何?”一边的杨再兴关心刘辩的安全,不由得提议道。

刘辩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我正好想要去拜访几位长者!叔至,这荀家与我乃是至交,我们打算去荀家做客,不如你与我们一同前往吧,我也顺便介绍几位大人物给你瞧瞧!”

大人物?荀氏八龙声名远播,其中老六荀爽更是官至司空,后来刘辩兵马入洛阳,董卓迁都,杨彪与荀爽来见刘辩,荀爽得到了礼遇,而杨彪被刘辩驱逐。后来荀爽羞愧难当,也告老还乡了,不过荀爽身子还算硬朗到如今并未仙去。

陈到一听有大人物要介绍他认识,不由得有些兴奋,荀爽乃当代大儒,能够结识他乃是他的福气,陈到并未推迟,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第0473章 八龙三若

荀家位于阳瞿县城,在阳瞿一带,若是说句不好听的,荀家就是土皇帝了。但这个土皇帝并不欺压百姓,而是以仁政待民,是个受百姓爱戴的土皇帝。

阳瞿如此热闹,杨妙真甚至将它与洛阳相提并论,虽然只有某些方面,但由此可见荀家治理有方。若是荀家欺压百姓,阳瞿是决计不会有此热闹景象的。

荀家传至先秦儒家圣人荀子,东汉时期的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出为朗陵侯相。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

他的八个儿子,分别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八人颇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中的老六荀爽更是位列三公司空,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