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个什么老单,在辽阳咋样?”麻脸喝了口洋酒,冲着占魁问道。

“你们在沈阳啥样,他在辽阳就啥样!”占魁沉默一下,缓缓说道。

“……你说话现在含水分,你好好说,吹没吹牛b?”我笑呵呵的问道。

“没jb跟你闹,他这人真挺有马力,这四五年搂了不少钱儿,你混这么长时间还不明白么?兜里的子弹,肯定比枪里的子弹好使,现在摊子确实铺的挺大!”占魁喝着洋酒,缓缓说道。

“咋地,家里有关系啊?”麻脸皱眉问了一句。

“没有,跟你们一样,外地的!”占魁摇头说道。

“外地的??”我愣了一下,再次问道。

“嗯!是这样……!”

占魁沉吟了一下,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老单团伙的起家史,而且印证了一句话。

2000年以后,很少有新近大哥,江湖虽然老去,但论风骚,还得是九十年代,那帮从真正高质量混子中,一刀刀扎出来的老家伙!!

老单,跟大多数混子出身差不多,90年代东北大多数国有企业倒闭,裁员,无数安逸的工人,丢了铁饭碗,从奋斗很多年的大型工厂,被清退出来。

其中就有一个叫单海宁的四十岁左右车间主任。其实他没在裁员名单当中,也花了点钱,躲过了第一次大裁员,但好死不死的风刚过去,他媳妇出事儿了。

那时候单辉刚上初一,以前在小学的时候,都是中午回家吃饭。但进了中学以后,经常有一些校外的混子,来学校捣乱,学校怕学生出事儿,就弄成了封闭式,中午不可以出校外,吃饭要么买盒饭,要么带饭。

那时候每家每户,日子过的都挺难,工资半年一发,算他妈早的,家里都挺困难。那时候一个铝的饭盒,一个是不到二十块钱,但单海宁媳妇,去了三次百货商店,都没舍得买。有时候就差这二十块钱,这个月就得饿两天。

无奈之下,单海宁媳妇,就盯上了车床上甩下来的废角料。这玩应是铝的,而且管理的也比较乱,不少人下班都顺手,拿两块抿在怀里,回头卖点吃饭钱。她犹豫了好几天,终于等到有一天晚上,下班以后,咬牙整了两块。

本来相安无事,但单辉这b,从小就不务正业,上学第一天,吃完饭,有两个同学叫他去旁边的游戏厅玩。这一玩上瘾了,没钱咋整??对,卖饭盒,卖完饭盒,还想玩咋整??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