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赈济难民

大明憨婿 七月吖 1164 字 2022-10-21

随着人头落地,围观的百姓们纷纷鼓噪叫好。

而周显耳边则听到的更多是‘歌颂青天大老爷’的感恩之言。

“千岁,恶贼已经伏法,这些财物?”

许显纯询问陶之焕带出来的金银细软该如何处理。

周显说道:“全部充公,兑换成粮食,到时候下发给忻城所有难民。”

“是!”

周显随后策马入忻城。

城内早已是一片狼藉。

大街小巷倒错落有序的民间宅舍十有八九都人去楼空。

剩下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显然是不愿意再度东奔西逃了。

他们面色淡然的守在空荡荡的家门前,紧紧的等待着生命的尽头。

三天前。

蒙古骑兵攻打大同边镇的情报已经传的整个忻城人尽皆知了。

两天前,他们又听说大同的五十二堡差不多名存实亡。

敌军铁骑兵临雁门关,似乎要朝着这边打过来了。

从那时候开始,忻城的秩序就彻底散乱了。

这里的军事存在已经荡然无存。

军人也跑光了。

问起陶之焕,这个老逼崽子是一问三不知。

搞的周显对北方的战局更加不解。

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自己带着大明朝的精锐有心力挽狂澜。

可是所有的边陲官员都在给他添堵,甚至人人为了一己之私都在传递虚假的消息。

这走到末期的大明,当真是难带。

现在周显更不确定的是,蒙古骑兵到底打下雁门关没有?

如果打下来,那自己就得重新策划了。

而且那样大明西北地区将会彻底失控。

总而言之,周线目前在忻城已经失去了镇守的必要。

这里粮草没有,士兵没有。

靠啥打?

周显随后带着大军出城。

无论如何,都得去雁门关实地看一看。

正如周显想的那样,雁门关最为大同边镇之内的最后一道天堑屏障。

还算是坚固。

深夜时分,周显进入雁门关。

如果说大明朝辽东战线扼守的山海关是中原屏障,雄虎之关的话。

那雁门关就是整个中华民族融合的族魂之关。

自古以来,雁门便是九塞之首。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