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页

中年同志心里面非常不爽,陛下好不容易想说点比较怀旧的话,打断老年人怀旧是很不合适的做法。然而令他讶异的是,韦泽陛下用一种怀旧的态度笑道:“你们给超市开发带计算器的收银台吧。”

“啊?”两人都呆住了。这玩意他们都没听说过。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面,中年人云山雾罩的听着韦泽陛下和挺二的计算机单位负责人不停的叹着他根本听不明白的东西。脸上带着谦虚聆听的表情,中年人心里面感叹科技发展太快,同时对韦泽陛下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站在科技先端很正常,但是韦泽陛下站在同样的科技最先端并且处于引导者的状态,就有些人令人意外。中年人见识过的老头子里面,100都是落后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不是能让人看不出来而已。

半小时后,在纯技术方面表现出相当能力的年轻人继续开始犯二,对于韦泽提出的让他们站在“为使用者服务”立场的商业销售模式理解不能。好在韦泽也没有赶鸭子上架,他对中年人说道:“你们罗市长说,销售的事情可以摆脱你来帮忙。有这么一回事吧。”

“是的,罗市长交代过。”中年人连忙答道。

“你们告诉商场的人,这种计算器能够让超市的效率提高,错误率减少。哪怕多来5的顾客,他们赚到的钱就能轻松把计算器的钱收回来。”韦泽笑道。

双方又谈了半个小时,轮到年轻人听的云山雾罩了。而中年人对于韦泽对未来商场的营运模式,特别是对基于“光电反应”的条形码以及“计算机”的结算系统极为惊讶。他也是党员干部,听过基于“数据库”的社会管理系统。

谈话中断期间,中年人忍不住看了看一脸懵b的年轻技术专家,他没想到韦泽陛下对计算机应用有如此深刻的期待,而这么一个不通世情的家伙居然代表了那么强大的高科技未来,实在是……人不可貌相呢。

事情谈完,年轻人出门。中年人谈起了他肩负的责任,“陛下,罗市长觉得上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希望您能够给些指点。”

“什么极限,不过是个瓶颈罢了。”韦泽笑道。

中年人心里面一阵不安,韦泽陛下的话听起来可有些不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验,所以向前走就好。”韦泽并没有真的批评,他只是淡然说道:“上海那边曾经搞过生产组织优化。(泰勒制)把每个环节的效率提升到最大,如果大家在这方面真的努力到某个程度之后,你们会发现无论怎么挖掘潜力都没办法达成效率最大化才对。”

中年人觉得从胸膛里面冲出一股热力,那是被说中了最核心问题时特有的反应。他轻轻吁了口气,用以纾解这样的情绪,他认为在皇帝陛下面前表现过于激动是很丢人的。恢复了还算是冷静的情绪之后,中年人才谨慎地说道:“是的,陛下。我们发现使用最优秀的工人,采取最有效率的流程,这些都很好。不过无法持久。但是既然见识过最优化的处理之后,再采取没效率的做法,总是让人感觉很失望。”

韦泽答道:“所谓最优化,是有好多种判断标准。一般来讲,以成本来看的效率,或者投入产出比的效率,这两种最常见。我个人的看法是,大家或许对于劳动力供应数量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吧。”

这话如果是血汗工厂的负责人,大概立刻就能听明白。对于这个时空1909年的官员就实在是“莫名其妙”。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面,韦泽就向这位官员讲述了一下“血汗工厂”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组织特点和组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