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现在有海军司令,陆军也有陆军司令,军队里面没人把在这两个陆海军最高指挥职位上的人视为陆海军的缔造者。如此的认知并非是因为大家畏于韦泽的地位不得不这么讲,韦泽是光复军的缔造者,是陆军与海军战术乃至武器装备的引领者,这仅仅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我们进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不过这种保密总是有极限的。当我们的军舰去挑战世界各个列强的时候,列强就会亲眼看到我们的军舰,亲身体会我们军舰的威力。我相信同志们看到日本那些破船外貌的时候,立刻就能想象到那些破船内部的结构吧?”韦泽在最后问道。
下面响起了一阵轻笑声,大家即便是没在明轮船上服役过,不过看到明轮船的图纸之后,大家基本都能想象出明轮船的一切。
韦泽却没有笑,他好不容易在思想上克服了很多难关,所以他不想让自己继续陷入装备碾压的梦幻,“在我们光复军开始建造我们中国蒸汽船之前至少40年,英国人的蒸汽船就已经能够越过大洋。我们必须承认他们比我们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即便他们在某些部分落后于我们,那也只是设计思路的落后,和我们交过手之后,他们立刻就能看透很多我们的优势所在,并且会快速的学习我们的装备设计优势,所以我们的装备优势不可能无限制的存在下去。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凭什么还能骄傲的宣称中国海军依旧是世界第一海军。我们那时候能够凭借的只有同志们千锤百炼出来的作战训练,以及作战的规章,方法,以及各种应急的经验。这种积累是最慢的,但是我坚信,这种积累才是最根本的,这种积累才是不可超越的。”
青岛号始终执行着极高的机密标准,舰上的中国海军军人也理解了为何要执行如此严格的保密标准。超越时代的青岛号有这个价值,也有这个必须。不仅韦泽感受到了被人技术追赶的压力,青岛号上的同志们也多次讨论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怎么都找不出一个完美的思路出来。唯一的解决方案大概就是大家的领袖韦泽都督不断推出全新的设备与技术,永远的领先全世界。可青岛号本身就已经超越了海军军人想象力的极限,大家根本想象不出来要怎么才能继续超越。
拥有优势的人才最能理解这种优势的脆弱,很多时候看似不可逾越的往往是一张窗户纸。听了韦泽的讲述,一部分军官脸上有很是赞同的表情,一部分军官则是有失望的表情。如果是以前,韦泽还会通过察言观色来当选拔人才的一部分基础,现在他就当没看见。制度建立之后,凡是不能通过制度选拔的就会被排除掉,大浪淘沙,大浪其实不太用在乎沙粒核心的感受,不合格的就会被淘汰,不想被淘汰的就会努力改造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那帮露出失望表情的家伙或许有着更强烈的进取心,所以才会更加急功近利一些。如果他们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到急功近利的不可取,他们的成就说不定会更大。
青岛号的事情最后一部分就是要在旅顺建立海军学院,天津虽然也是个好地方,可这里更需要发展工业,把海军学院放到旅顺去比较合适。旅顺以后就是黄海舰队的母港,北海舰队以后将在海参崴设立基地。韦泽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北方问题,等那些问题处理完毕,北海舰队的行动区域将从高丽海(日本海)向北直到白令海,未来的北海舰队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海舰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接下来要解决高丽问题。
第269章 东北望(十)
平壤的夏天风景不错,山花、河流、古城,还有那些虽然带着恐慌但是总算恢复了一些秩序的城内百姓,他们穿着高丽化的汉服,比长袍马褂显得更加飘逸。
曾国藩正在与部下们饮宴,高丽的酒没有江南的黄酒醇厚,也没有北方的烈酒辛辣,那寡淡的味道与此时占据高丽半壁江山湘军局面颇为类似。来自中国的军队占据了半个高丽,高丽人打了大大小小十几仗之后打不过,干脆就认了。在南方的高丽人只是守住险要,阻止湘军继续南下。而湘军此时也没有继续南下的能力,只能盘踞在已经占据的地盘。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局面,用中国的成语来说,湘军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
曾国藩已经知道满清小朝廷覆灭,两宫太后、同治小皇帝、恭亲王奕欣此时都落入光复军手中。光复军进入关外之后开始扫荡地方,清除地方上的满人残余武装。湘军与其他汉人军队总数不过四万,得不到高丽地方上的支持,又断绝了武器弹药供应,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湘军的悍将鲍超喝的醉醺醺的,他冲着也参加了酒会的满清高官富明阿喊了一声,“你,过来斟酒!”
富明阿好歹也是个旗人将军,被鲍超这么吆来喝去的,他脸上露出了不快的表情。可不快又能如何。此时的湘军实在是一支很怪异的军队。理论上他们也是满清最后成建制的军队,蒙古八旗的主力随着僧格林沁的覆灭基本完蛋。满清逃到关外之后,蒙古王爷一点都没有为满清陪葬的想法,所以根本不响应满清小朝廷的命令。直属于盛京的军队中,湘军无疑是最能战最善战的一支。
可满清从来没有把汉人当作可信赖的对象,湘军在满清的可靠度排序甚至得放到早就不靠谱的蒙古八旗之下。可满清朝廷覆灭了,皇帝、太后、王爷全部被抓,此时满清残余的最强军队只剩了湘军。由汉人军队撑起满人的旗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无比滑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