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连续两天的爆破,这块威胁长江航路数千年的巨石再没了踪影。一艘三千多吨的军舰高高的桅杆上军旗招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遭有船只在这个位置沿着江心航道逆流而上,韦泽就站在船头,照相机忠实记录着这历史性的时刻。

韦泽并没有真的乘船逆流而上抵达成都那座锦绣城,他在白帝城下船之后换船顺流东下。十几日之间就从长江到岭南,再从岭南到四川,接着从四川回到长沙。左宗棠觉得有些理解了庄周,到底是左宗棠做了关山飞渡的美梦?或者是左宗棠身在别人关山飞渡的梦中?这真的很难形容。

到了长沙,韦泽在会见湖南省委的时候把左宗棠交给了组织部。左宗棠的身份既不是降将,也不是文官。而是有过在中央工作经验的光复党预备党员。这个身份非常耐人寻味,不考虑左宗棠的出身,工作经验与预备党员身份都注定让左宗棠成为重点培养对象,更别说还是韦泽推荐的人选。

安排了左宗棠的事情,韦泽就继续乘船东下。李鸿章的“丰功伟绩”传到韦泽手中的时候,他正在湖北与省委的同志谈论工作。看完了飞夺洛阳的介绍,韦泽笑道:“也不知道这是李鸿章的起点,还是李鸿章的终点。”

军委的同志可没有这么轻松,如果洛阳还在太平军手中,等半年一年之后北伐,四省还会是一场混战。满清与太平军人头打成狗头,战斗会轻松不少。现在的局面是太平军关注在四川的光复军,如果满清在四省中再次得到了稳定,北伐遇到的压力或许会更大。

“都督,如果满清稳住了阵脚的话,我们北伐可能就会多遇到些麻烦。”胡成和说着大家的看法。

韦泽带着那种大家常见的笑道说道:“满清现在是油枯灯尽的关口,些许变化改变不了局面。如果李鸿章没有稳住局面,或许满清还有点精神头。一旦有了喘息的机会,满清只会崩溃的更快。王朝积弊百年,哪里可能这么简单的就能中兴的。”

“那都督准备怎么办?”胡成和问道。

韦泽问道:“动用六个军不知道能否解决四省?不让预算出现改动,我觉得总共动用六个军进行半年的战斗已经是极限。规模再大的话,我们就必然得让财政部有动作。”

“六个军?”胡成和有点意外。六个军就是十万多人,加上工程兵、铁路兵与半军事单位的军工部门,光复军现在是货真价实的雄兵百万。十万陆军真不是特别大的数字。

韦泽错误理解了胡成和的意思,他以为胡成和觉得这个规模还是比较大,他说道:“先让安徽与徐州各出两个军,靠部队的储备,半年打不了,四个月还是应该能坚持的。”

四个军的调动更不是问题,胡成和问道:“让谁负责?”

“我指挥这场战役如何?”韦泽笑道。

胡成和立刻反对道:“都督,杀鸡焉用牛刀?我觉得让雷虎来指挥就行,若是都督不放心,我亲自坐镇徐州。”

韦泽也只是觉得自己很想再亲自指挥战斗,而且北伐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胡成和反对,韦泽也只能退让。

胡成和立刻发布了命令,等韦泽他们回到南京,参谋部已经拿出了一个作战方案。首先就是三个月的战前训练与休整。淮河一线的部队这几年没打过大仗,还把大量时间消耗在各种民用工程之上。三个月的训练与休整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