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在这个时候,如果洪秀全杀了光复军的使者,那光复军就只能对洪秀全下手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洪秀全总算是保持了最低限度的理智,这让光复军还能保持最低限度的克制。

骂完了洪秀全,军委开始对下一步的战略进行讨论。其实可以讨论的内容很有限,首先就是战略进攻重点变成了东边。攻下福建之后,光复军首先要消灭左宗棠,其次就是把李秀成所部从浙江撵回天京城。光复军把太平天国的战略空间一步步压缩,最后看洪秀全到底是自己离开天京城,还是由光复军帮他升天。

军委的会议结束之后,就是文官为主的会议。外交部部长洪仁陨硖宀患盐汕爰倭恕4蠹矣行┤巳衔槿诗是在避嫌,有些则认为洪仁诒硎灸持植宦2还饨徊康澄榧亲笾镜ず芸旖诱屏撕槿诗的工作。

左志丹说道:“都督,我们如果进入上海的话,只怕得先和英、法、美、俄四国谈谈。”

“你有什么想法?”韦泽问。

“他们不能用军事手段阻止我军进入上海。”左志丹语气颇为谨慎。

韦泽摇摇头,他有点失望地说道:“你要和他们谈,不过谈的应该是我们确定的商业协议到底是不是适用于我们新解放的地区。”

左志丹立刻答道:“刚解放的地区还不稳定,所以很多港口不能向他们开放啊!”

韦泽点点头,“对啊!所以你要和他们讲,战争时期我们要封锁这些港口。而这些港口是永久封锁,还是在某种条件或者某个时间之后开放?你要和洋鬼子们谈这些。谈完之后你再告诉他们,上海也是适用这样的条件的!”

“可是……”左志丹想了片刻,不好意思地说道,“可是我说了不算啊。”

“所以你要找说了算的单位去沟通啊!”韦泽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那我找都督你行不行?”左志丹挠了挠脑袋,相当不好意思的问。

韦泽被气乐了,“我直接管这个么?我在外交上只管大方向,有针对性讨论的会议,我会提出意见。如果没有这种会议,自然有专门的部门管这个。你去查咱们组织的专门编写的各部门职权规范。如果你查不到,你就可以去组织部询问。各个部门都有三定,定职权,定岗位,定责任。你跑来找我算什么?”

左志丹没有继续说出例如“那太麻烦”之类的话,而是老老实实在笔记本上做了笔记。韦泽遇到这等事情太多次,连生气的冲动都没有了。制度建设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作为领导者需要能“耐烦”,如果遇到下属犯糊涂,就立刻不耐烦,甚至是勃然大怒。那日子不用过了。整天生气能把自己气死的。

而且有些事情也不能不分场合的乱说,其实军委早就有了进入上海的预案。洋鬼子们还指望通过中国内战赚一笔,光复军还得考虑怎么防备洋鬼子军事反抗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就不能对左志丹讲。至少不能在一众文官参与的会议上讲。

在文官系统上能讲的,就是未来政策。例如光复都督府,或者说只存在宣传口的“汉王府”,在对外贸易商上开放很多港口,并不排斥外国人到中国各地做生意。执行过程中肯定要出事,从一种比较负面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完善与营运靠的就是各种突发事件,或者营运中遇到的结构性问题。一个国家有没有生命力,看得就是政府营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