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部队在1月20日左右抵达徐州。韦泽见过现代的黄河大堤,那宏伟的堤防根本看不出有决堤的可能。即便是所谓地上悬河,韦泽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然而到了徐州之后,韦泽才明白什么叫做悬河。远远就能看到一道有点高耸入云感觉的大堤紧靠着徐州城墙。而这道大堤下面就是徐州城。

徐州清军虽然数量不多,他们却勇敢在城外防御。或者说他们主要防御的对象之一就是黄河大堤。韦泽放过宿州可不想放过徐州,这里是远比宿州繁华的所在。运河所到指出,徐州的粮食等物资绝对不会烧了。

“总参谋长,清军与我们交战!”

“总参谋长,我们开始炮击了!”

“总参谋长,清军从大堤上败退了!”

攻击大堤的战斗很轻松,而这道紧靠着徐州城墙的黄河大堤比徐州城墙垛口还要高出去一丈多。韦泽的部队在大堤上架起火炮,居高临下对着城墙上的清军实施了猛烈打击。炮手与火枪手们对着在城头上根本没有躲藏之处的清军,如果打地鼠般的轻松。在大堤上火力点的掩护下,韦泽的部队顺利夺取了城墙。

“派人告诉他们!送一万斤火药,五千石粮食。我等就可以不攻城!”韦泽对下面的人下了命令。

徐州乃是大城,若是让捻军在这里开始抢掠,收获定然不会小了,带着这么多抢到的物资北上,那根本不是好事。

城内的清军看来也知道事情到了紧要关口,他们立刻答应了韦泽的要求。徐州不仅是重要的渡口,还是粮食汇集之地。既然太平军已经夺取了大堤与城墙,攻下徐州城不过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徐州知府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若是韦泽攻下徐州城,他自然是一定会完蛋。若是能打发走韦泽,这“通敌”的事情却是能够压下来的。

双方达成了先给火药之后韦泽他们就撤出城墙的协议,一万斤火药送过来之后,韦泽立刻撤下城墙。清军雇佣民夫把五千石粮食送到黄河渡口,此时的黄河基本干涸。架起浮桥之后,只用了不到两天,韦泽的两万部队就通过了黄河。

站在黄河以北,韦泽心中百感交集。心中郁闷之气凝结,韦泽突然叫人拿来支笔,挥毫在渡口驿站的墙上写下八个挺丑的大字“黄河故道,沧海桑田。”

很多年后,给韦泽写传记拍电影的家伙们都会刻意存在这个情节,尤其是支持韦泽的传记作家用满是敬仰的语气写道:圣上于徐州黄河渡口手书“黄河故道,沧海桑田”,时人皆不知其为何故,圣上亦不复言此事。越明年,黄河于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北上,由入黄海而改入渤海。天人感应之说……

在渡口自然没有清军相送,为了防御黄河大堤,以及与韦泽争夺城墙,清军伤亡了一千余人。他们此时心中想的都是如何把韦泽给千刀万剐,根本不可能假惺惺的来送。

把韦泽送到这里的乃是寿州军分区司令胡成和,韦泽对胡成和交代道:“你这五千兵马回去的时候可得小心,宿州的江忠源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你轻松回到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