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页

“莱俊兄!这事儿可大可小,你不要乱说,会被杀头的。”那个叫做踵武的鬼祟的左右看了看,旁边几个支棱耳朵听的食客赶忙正襟危坐,劝酒声立时喧嚣起来。

“真事儿,我当年在赵国事,曾经在质子府里面亲眼见过先太后和大王。你们看现在的大王,哪一点长得像先王。我看到时与吕不韦很像!”

“你这么一说我倒也想起来,险些年来咸阳时,还真见过先王和吕相邦。那时候大王还是太子,不过眉目之间的确有些像吕相邦。”

“还像,你知道不知道。大王薨逝之后,那吕不韦借着辅政的机会时常出入内宫。听那些内侍说,吕相邦很多时候都在太后宫里留宿呢。”

“我听说太后养了个叫做嫪毐的男宠……!”

“岂止是养了,太后还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嫪龙,一个叫做嫪政,后来大王攻破雍都,两个孩子都被活活烧死了。”

两名儒生说得都是劲爆八卦,虽然荆二执政之初有过这样的传闻。可那阵传闻好像一阵风刮过似的,并没有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如今可不一样,足足有数百人的儒生队伍,正在咸阳城里传播这些八卦猛料。这种王室秘闻,宫中闱事自然受到爱传闲话的咸阳人热切欢迎。

陕西人传闲话的毛病几千年来就没有改过,谣言好像风一样透过每一个缝隙吹进了咸阳城的家家户户。成功取代冯御史马上中风,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最新话题。

在儒生们不断的宣传下,各种衍生版本不断推陈出新。从当初的血统问题,立刻升级到秦王嬴政勾结母后赵姬,相邦吕不韦共同谋害庄襄王的20版本。之后又不断升级,30,40版本相继问世。一时间,咸阳城中的舆论喧嚣尘上。

第80章 廷议上

掐着前方传过来的邸报,云玥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没想到邹衍真的说动了儒家,五百儒生入咸阳。这么大的阵仗荆二可有苦头吃了,这种潜移默化胡同串子的谣言,对政权的杀伤力简直就是润物细无声。听说儒生们还利用自己的知识,创作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以说书艺人的方式在酒楼茶肆演绎,不但所获不菲还夹枪带棒的暗自贬损了荆二。恐怕用不了多久,荆二在咸阳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将掉到谷底。

那些儒生有些已经离开咸阳,前往大秦的各个大城邑开始自己的说书生涯。这哪里是挖墙脚,简直就是在刨地基。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安定因素,云玥认为太祖的话非常有道理。至于大秦朝廷将怎样对付儒生们……这就不在云玥考虑之内,既然要享受将来的红利,今天不流血那怎么成。说不定荀卿那老家伙挑选这五百人时,已经有了纳投名状的意思。

大胖子赖喇瘦了一些但还是胖得厉害,乌孙季长没有了。他的一摊子事情就由现在这家伙打理。站着的云玥给跪坐的赖喇很大压力,不管自己怎么克制,汗水依旧好像小溪一样在脸上蜿蜒流淌。

这家伙的确是个满肚子坏水的人才,正规的商路断了。这货居然想到了走私,而且现在沿着雍都一线已经一字排开。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意愿不可阻挡,严刑峻法和秦人的封锁在利益面前好像软皮蛋一样被捅破了。连云玥都为走私的密度以及广度震惊,这他娘的还是遵纪守法的大秦良民?

平凉的出货量在稳步增加,同时平凉需要的粮食等各种物资,也逐渐通过走私渠道运抵平凉。非常奇怪,蒙恬连阻截的意思都欠奉。那座大营已经让他修得跟城堡差不了多少,可是他依旧只是在大营里面操练兵马。也只有大秦这样的土豪,才能养得起整天训练的四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