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也罢,茅焦也罢!先生就是先生,丹要请的是先生这个人,而不是一个名字。”
“可老朽已经年迈,无论精力还是体力都已经不堪驱使。太子殿下若是想让老夫帮助殿下处置国事,恐怕殿下要失望了。”茅焦的眼神一黯,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实就是自己。茅焦深知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恐怕活不了多久。即便被燕王喜拜为相邦,那又有什么意思。
“那……!”太子丹有些狐疑。显然,为了引自己来。茅焦废了很大的力气,可对于自己的招揽却又推辞。难道他的别的想法?一向自诩聪明的太子丹,也被茅焦的举动弄得糊涂起来。
“呵呵!老朽此身已经是残躯,已经不堪驱使。今天使计请太子殿下前来,完全就是想给太子殿下一句谏言。有公心,也有私心。无论太子殿下采纳不采纳,我茅焦都死而无憾!”
“什么谏言?”太子丹坐直了身子问道。
第85章 惊人的谏言
“太子殿下请老夫出山为官,不外乎就是想富国强兵对抗强秦而已。老夫在秦国近二十年,深知秦人之贪婪。他们灭掉了韩国,却仍旧在东方保持强大的军队。王翦现在屯兵在韩国境内,一是为了巩固在韩国的占领。二是为了兵压赵魏,一旦有机会秦人一定会对赵魏用兵。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已经慢慢遇诸侯各国拉开了距离。尤其是秦人得了巴蜀之后,国力更是蒸蒸日上。而反观东方各诸侯国,只有赵国因为出了个赵武灵王,才堪与秦人一战。赵王错信了赵胜与赵禹之言,贪图上党十七城。结果你都知道了,赵括带着六十万赵军钻进了秦人的铜墙铁壁。被困两月有余,最后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投降。人屠白起更绝,一战便坑杀了四十万俘虏。从此之后赵人元气大伤,若不是当年信陵君窃符救赵,说不定赵国早就被秦人给灭了。
长平之战,秦人扫除了争霸天下的最后一根钉子。自此之后,频频侵掠韩国与魏国土地。虽然其中偶有挫折,但秦军凭借强悍的战力。已经掏空了三晋诸国的国力,除了惧怕诸国合纵之外,已经没有单独的诸侯国可以抵抗秦人的侵掠。
燕国地处华夏东北,以前经常被东胡人,匈奴人骚扰。现在东胡人被云侯所灭,匈奴人更是没时间骚扰燕国。正是燕国发展国力的好时机,可说句不中听的话。即便太子殿下真正的做到了富国强兵,可综合国力却还是逊于占地广大,人口众多的秦国。
你以为当年赵孝成王不知道赵括不如廉颇,你以为秦人的反间计就那么好用?真实的情况是,赵括无论兵法韬略还是治军之道都不逊于廉颇。更有其父赵奢在军中的威望撑腰,可以说他比廉颇更加适合带领赵军。
奈何赵国国力不济,空有数十万铁骑。却因为两年的对峙,再也消耗不起。那赵括出征之日,赵孝成王再三叮嘱赵括要尽快结束战争。因为赵国很快便无接济前方的军粮,赵括也是因为无奈,才被迫发动了全线进攻。
老夫所言,不是为了打击太子殿下。而是要告诉太子殿下,燕国想要生存就必需超越秦国,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可看看现在的赵国,还有魏国。都是郭开,龙阳君,那样的奸人当道。恐怕太子殿下也知道,他们撑不了多久。
一旦秦人占领三晋土地,接下来大秦的兵锋就会直指燕国与齐国。太子殿下,您认为秦人会先进攻齐国还是进攻燕国?”茅焦看了太子丹一眼,喝了一口茶,不待太子丹回答自顾自地说道:“自然是国力相对羸弱的燕国。
攻下了燕国之后,秦人就可以对齐国两面夹击。按照当今齐王的性格,说不定还没有抵抗就投降了。”茅焦似乎是说累了,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