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是待不成了,云玥索性搬进了军营里。齐国远在练兵,校场上到处都是正在训练的乡勇。有练格斗的,有练力气的。也有绕着校场不住跑圈儿的,不时喊几声号子,颇有一番气势。
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云玥很自然的想起了大学那会的军训。走到哪里都有人朝自己施礼,当教习的都是一些老卒。战场上活过来的家伙,有的是杀人保命的经验。教授的技法全是一招致命的杀招,有时候教习之间还互相探讨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招数更有效率,便用谁的。
云玥好不怀疑,用不了多久这些乡勇就会成长为最具杀人效率的团队。任何一支军队碰见他们,都会成为噩梦。
此时的咸阳,田猎大典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最新的消息是,成矫的确缺席了这次大典。据说是生了很严重的病症,荆二很体贴的派了太医去为这位弟弟诊治。还没有进一步消息,不过云玥认为,这位太医凶多吉少。
秦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为秦军的集结创造的极大的便利,到处都是开往武关的秦军。这种大规模的军士行动根本瞒不住楚人,其实战国时候的军事行动,大多都是堂堂正正进行的。
史书上说的远程奔袭什么的,云玥认为可能性很低。原因就在于,这年月作战要准备的地方太多。时间与空间严重的不对称!
军队需要集结,粮草需要调拨。军械,辎重装满了长长一列牛车。只要在对方安插几个间谍,想不知道非常困难。况且,大秦朝堂上还有些人,与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平君手里就掌握着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收了钱为六国传递情报,事实上大秦的廷议几乎就是对六国公开的。
一切机密的事情,几乎都不出自宣室殿。而是秦王的寝宫,承明殿。
百万秦军取得如今的成绩,不是成于权谋轨道而是成于勇猛善战。太史公记载,秦军作战手持人头,臂夹生俘,追赶敌军酣战不休。
如果真能再混个一两百年,云玥很想问问太史公他老人家。这他娘的还有手拿兵刃么?这样追下去,被人弄死是正常,能活下来才他娘的是奇迹。
秋风乍起之时,秦军终于开始了蓄谋一个多月的军事行动。数十万虎狼一样的秦军杀出武关挡者披靡,面对的楚军顷刻间土崩瓦解。蒙骜不愧是大秦猛将,只短短三天,就将战线推进了六十余里。前锋直逼上蔡外围,项燕收缩兵力。准备凭借既有工事顽强抵抗,一战绞杀战一触即发。
过了十几天,东三郡传来消息。荆二派出的太医令查出成矫根本没有生病,一道欺瞒君王的密奏便飞上了荆二的案头。
还没等荆二下达申斥旨意,这位性急的兄弟便先干掉了太医令,起兵造反。认真负责的太医令死的非常惨,一口大锅被煮成了白水肉,几只大狗成了他的最终归宿。
叛军以大将军杜壁为总指挥,在扫荡了东三郡的残余力量之后。挥兵进击函谷关,函谷关守将廖成归降成矫。秦国四大雄关之首,函谷关宣告陷落。十万叛军犹如洪水一般涌了进来,六国军队也都摩拳擦掌。准备进入东三郡,友情支援一下成矫公子。
当然,叛军需要有一个号称的数字。不过这数字大得太过没谱,云玥听了甚至感觉有些耳熟——八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