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尚书老爷早这样说不就得了!我们也不为难老爷,杨戬抄家抄出来的那些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儿,象是什么下等的烂田庄啊,老旧的破屋子啊,几座随时可能被水冲到的水碓啊……这些东西,我们勉为其难将之收下,折抵些现钱,诸位觉得如何?”有一人笑着道。

“对对,大好,大好,如此朝廷将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变现,咱们也不算是全无所得。”

众商会主事七嘴八舌,说得好有道理的模样,唐恪却气得七窍冒烟。

抄杨戬的家,浮财没有抄到多少,甚至连百万贯都没有,因为杨戬这厮把大多数钱财,都变成了田庄、宅院和工坊。这厮倒是好眼力,足足有大小田庄五十余处,遍布于三十余座州县,都是些盛产棉花、粮食的好庄子。

但在商会主事口中,却是下等的烂庄子。

这些家伙,分明是想发国难财!

好在如今七嘴八舌开口的人里,并没有东海商会的那位副管事,那人一直闭着眼,笑眯眯的仿佛在做梦。

唐恪按捺住怒火,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恐怕得让步了。

不过就在他要开口时,却见外头有吏员晃了晃,向他呶了一下嘴。

唐恪咳了一声,也不说什么,自顾先离席出去。他前脚一走,后边东海商会副管事的眼睛便睁开,然后,就听得杂乱的脚步声响了起来。

各商会的管事都有些惊讶:“出何事了?”

他们有人向着布幔外行去,但才到门口,就骇得连滚带爬跑了回来:“不好了,不好了,官兵,官兵来了!”

“有何可怕,官兵是自家人,难道还会为难我们?”另有人笑道。

紧接着,便见一禁军将领走了过来,倒是相貌堂堂,若是周铨在此,当是认得,正是曾经与周父一起争过周母的那位谢谦。

十余年过去,周父都是侍郎,周铨更是国公,但当初升为供奉的谢谦,却还只是一位横行官。

但他是高俅亲信,进来之后,先是一扫众人,然后点名道:“东海商会的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