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无奈的摇摇头,“这话是没错,如今时新的东西都起来了。”看着女儿期待的目光,“只是女子进学校的事儿,不成体统,别说我说了不算,只怕是朝中没人敢如此提!”
少女又泫然欲泣,夫人安抚着自己的宝贝女儿,睇了五爷一眼,“你虽然是笔贴式,可到底是红带子,教育部尚书堂官看到你还要尊敬称呼一声‘五哥’,怎么就说不上话了?”
好么,这会子,这红带子又是顶稀罕的,五爷苦笑,“人家碍着礼数,显着礼贤下士的,咱们可不能失了本分,教育部如今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各省陆续开展学校的事儿,这小学好搞,日常维持的银钱难筹集,别瞧着各省学政急着要办小学,说到银子,可就是摇头晃脑一问三不知了。”
五爷继续说道,“朝中的意思,是按照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三层来设计,如此以来,银子就海了去,满打满算,也是不够,部里的意思,让地方也出一点,再让士绅捐一点,如此各处烦的不可开交,加上户部不太愿意给银子,有钱的交通部,那里头又不愿意给钱,如此在打擂台,你说,就算我想着提让女子入学的事儿,也决计是没人肯理会的!”
少女作势又要大哭,“我在家里闷死了,读了些书,就是想出去见见世面,免得做睁眼瞎,那报纸上说的清清楚楚,教育乃是立国之本,适龄儿童少年需入学,方能成为国之栋梁,我倒是也不指望成为国之栋梁,只是想入学而已,如今也尽不能够!”
五爷被哭的脑袋大了一大圈,“好了,别哭了,之前有个消息,也不知道真假,今日就先对你说了吧。”少女立刻止住了哭声,“宫里头,听说是荣寿公主给万岁爷提的,说宗室女子常日无事,不读书不能明白事理,不如建一所宗室女校,延请宫中女官嬷嬷来教导,读书认字,兼辅导礼仪,只是万岁爷不置可否,不过荣寿公主是在皇上跟前是最说的上话的,这事儿,十有八九,是能成的,你就安心等着吧,到时候,你阿玛舍了老脸,也让你进去读书的。”
少女破涕为笑,上前搂住了自己阿玛的脖子,牛皮糖似的缠着了父亲,五爷无奈的摇摇头,“你先别得意,你的岁数也不小了,若是要进学,可就要和八九岁的小孩子一起读书了,想必就这女校建了,也没有说中小学一齐办的,到时候你一个大姑娘混着小孩子堆里,丢不丢脸?”
一家三口正在谈笑,街外突然想起了嘈杂声,人群发出了阵阵欢呼,间杂着敲锣打鼓,十分的热闹,五爷皱眉,自家的宅子是最清净的,怎么外头吵成了这样,“祥叔!”五爷叫着自己的老家人,“外头什么事儿呢?”
老家人祥叔外头打听清楚了,回来禀告:“今日是汉阳铁厂运了一件铁打的稀罕物件,敲锣打鼓的送进京来,如今满城的人都预备着出去看热闹呢。”
“哦?铁打的物件?什么稀罕的物件?”五爷笑道,“不会是和以前昆明湖边上的铜牛一样的稀罕物件吧?”
“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是一艘铁船,有的还说是一大块的铁疙瘩,上面打着满天神佛呢。”
“这倒是要出去瞧瞧热闹,也不知道是什么。”五爷对着母女两个说道,“咱们就在巷子口,瞧一瞧,不许走远了出去!”五爷对着女儿喝道。
女儿撇撇嘴,到底是答应了,祥叔陪着一家人出了院子,又到了前门大街上,这里头早就是人山人海了,幸好,左近有一个石头墩子,祥叔就扶着自家的格格上了石墩,这里头倒是看得清清楚楚。
边上有不少人在悄然议论着,“你说,这汉阳铁厂献上来的,会是什么?”
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斩钉截铁地说道,“必然是铁甲船,这洋人们每年从咱们这里,光铁甲船就不知道赚了多少银子去了,这中国地大物博,哪里没有铁矿,自己只要寻到好法子,自然能练出好钢来,这钱给自己人赚,能养活多少人!”
这个书生说的在理,不少人连连点头,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被大家赞同了,脸上也是红光满面,“我瞧着报纸上,也说的清楚,若是将来和洋人交恶,他们断了来往怎么办,咱们岂不是还没有自己个的铁甲船,所以我瞧着,必然是铁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