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页

王会心怀大畅,“有诸位将军出战,滁州焉能不克?”

王彦俦笑着附和,“如今滁州已成囊中之物,诸位将军请战,是为探囊取物也,此战必胜!”

其他将领也纷纷请战,一时间房中尽是金戈晃动之声,男儿豪烈之气不忍直视。

……

庐州巢县与和州含山县交界处有一关隘,名为东关。

巢湖之南,长江之北,庐州与和州交接处,有一片山区,东北-西南走向,东关,即扼守此处之军镇,分割庐州与和州。

三国时,此乃吴、魏角逐之要地,至南北朝,仍为军事重地,隋唐以来,逐渐废弃。唐军入江淮后,王会退守和州,便重修东关,以拒庐州。只不过庐州并无唐军太多兵马,呈现的是守势,从未向和州用兵——唐军用兵和州时,都是从扬州、滁州这样有重兵的地方进军,故而东关虽有守卒,却是不多。

乌江县在和州东北,东关在和州西南。

一支唐军自庐州南下,过巢湖,两日间急行军百三十里,于这日黄昏时抵达东关关前。

这支军队人数五千左右,其中骑兵千余,面孔大多年轻,其中不乏稚气未退者,但个个眼神坚毅,神色肃然,身上也有一股精悍之气,显然久经训练。

人皆铁甲,兜鍪罩面,持矛负弓而带刀,既显得杀意凛然,又充满精锐之气。

甲士列阵,跪坐歇息,当头者有三人,正聚在一处商议着甚么,看他们的甲胄,与身旁士卒无异,乃是大唐最新制式的冷锻甲,但兜鍪上的羽翎,还是暴露了他们不同于普通士卒的身份。

这三人,中间的那位书卷气最浓,生得英俊潇洒,正是江文蔚;左边那位,眉宇坚韧,身有豪烈之气,正是在嵩山求学时“食无监酪者无岁”的张易;右边那位卖相最为普通,却是眼光独到,建议李从璟大力兴建水师的朱元。

李从璟没有将长兴二年的春帷三甲分开,而是把他们一股脑扔到了江淮,各授指挥使兼录事参军之职,使其既有统兵之权,又能参赞军机,先行历练,观其才能,再议后事。

“东关之敌并无防备,速向西方将军请令,攻打东关!”江文蔚说道,眼中似有流光溢彩。

西方将军者,西方邺也,是这五千兵马的统兵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