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不先问形势变化过程,而先问形势变化结果,岂非谬矣?”莫离笑道。
“形势之变化,无非孟知祥增援玄武城。”桑维翰道。
“孟知祥增援玄武城不假,参军却忽略了一点。”莫离道。
“路程?”桑维翰反应很快。
“不错,成都到玄武城的路程,近乎是两个梓州到玄武城的路程。”莫离道。
“既是如此,我军正可以抢在孟知祥抵达玄武城前,与李仁罕、赵廷隐、张知业所部决战,将其击溃。”桑维翰道。
“参军想得不差,然则,若是不能一战而胜,结果会如何?”莫离问。
“这……两军对峙,在玄武城外成胶着之势。”桑维翰心中一动,自觉失言。
“若是玄武城之战成胶着之势,梓州之战会如何?”莫离又问。
“这……多半也会成胶着之势。”桑维翰说完这话,额头已经开始冒汗。如今大军久攻梓州不下,若是再分兵玄武县,自然更不可能旦夕间拿下梓州城。
“战事持续胶着,于谁有利?”莫离却不给桑维翰喘息机会,继续发问。
“我军战线长,粮草补给较难,战事持久对两川有利。”桑维翰低下头,不得不承认这点。
“若是战事持久,结局会如何?”莫离还在问。
“一旦战事持续到冬日,只怕两川之战,难以为继。”桑维翰虽然面色不堪,却也不是畏畏缩缩之人,“届时,王师恐怕要无功而返,之前取得的战果,也有可能付之东流。”
“正是如此。”莫离这才微微颔首,放过了桑维翰。
“然则此局何以破之?”杜千书这时候问。
“要破局,却也不难。”莫离气态雍容,“无非两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