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宋时[校对版] 一剑封喉 2425 字 2022-10-21

要是当年陈同光没有出那个头,如今的陈风崇就应该在这西宁城的将军府中生活,一应衣食不缺,或许还有机会读书走上仕途,做一方县令什么的,为百姓排忧解难。若是那样,陈风崇就能免去这十几年的江湖风雨,不必苦苦修炼武功,不会四处掘墓偷盗,不曾祸害了那么多千金小姐,也就不能遇上一众师门兄弟,不能与清平夫人成其好事。

内心来讲,陈风崇对这些年的生活并不是没有怨言。毕竟江湖飘零,却是比不上读书入仕来得安稳。不过要是时光倒流,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江湖生涯。无他,只是舍不得清平夫人,舍不得师父师娘,舍不得身边的孙向景和一众师兄弟,舍不得为所欲为,自由自在地日子。

两人双双进了西宁城,因着有陈风崇先前搞来的陆凭,倒也没被守城的官兵为难,只是例行搜检了一番,也不曾被搜出什么要紧的东西。只是陈风崇替孙向景背着的那把巫月神刀引起了官兵的注意,不过几人奋力拔了半天,也未能将这刀拔出刀鞘,加上陈风崇陆凭上的某两句话实在厉害,官兵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叫两人赶快入城,别惹麻烦就是了。

进得城去,两人自然是要先去陈风崇出生之地,如今依旧划归给陈同光的西宁将军府。沿途之上,陈风崇也是对孙向景的0这把宝刀十分好奇,自己试着用力拔了拔,还真拔不出来,叫他倍感兴趣。只是这刀一到了孙向景手中,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拔出,血红色地刀刃映着西宁城的边塞余晖,端端惹人瞩目。

陈风崇心大,只当这宝刀自有机括在鞘,非要以孙向景蛊师一脉的内劲和手法才能拔出,也不纠结,只是真心实意地夸赞了这宝刀几句,也是看出神兵非凡,真是锋利无匹的存在。

两人一路边走边说,不多时便来到了西宁将军府地门前。只是这将军府大门紧闭,也不见有个什么门子仆人的站班,虽然看上去整洁一新,但始终没有什么人气。

两人吃了个闭门羹,一时觉得奇怪。这大宋的规矩如此,驻守一地的将军都有朝廷划拨的府邸,就算是陈同光本人不在,一应的仆人之类也应该守在府中,时刻准备着为大将军服务才是,又怎能是眼前这般空荡凄凉模样。

陈风崇朝四下望去,却也见这将军府不如京城那些官员府邸,门前也没有什么商贩贩卖东西,整条街都比较冷清。找了半天,陈风崇才拦下一位过路的本地居民,向他询问着将军府为何空置,怎不见新来的陈同光将军到此。

那人原本被陈风崇拉住,心中十分不满,不过一听他问起陈同光将军,误会之下将他当作了来投靠陈老将军的江湖义士,顿时换了脸色,十分热情地说道:“你们找陈将军,来这将军府却是投错了门路。陈老将军自回到西宁以来,一心整顿防务,至今不曾进得城池一步,只在城外大营之中。你俩要是想投奔陈将军,可要尽快去军营询问。这些日子以来,西宁的大好儿郎有不少都投入了陈将军麾下,像你们这样细皮嫩肉地,陈将军只怕还不收呢!”

那人说着,十分不礼貌地朝着孙向景看了几眼。也是西北苦寒,民风彪悍,百姓都以壮硕汉子为美,就连夫人都是粗壮健康的,却是看不上这等江南水乡来的白嫩小子,有些轻视。

孙向景一路以来,也见到了西北一带的风土人情,知道他们心直口快,喜恶都在脸上,本身并无恶意,处得熟了还十分贴心热情,自然也不生气,嘿嘿一笑,转过头去。

陈风崇扑了个空,一时也是有些茫然。他打内心里抵触与陈同光相认,来这将军府已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时见不到陈同光,陈风崇的气势一时就不行了,心中又起了退缩的意思,多少有些紧张怯意。谢过了那路人,陈风崇领着孙向景朝对面街市走去,想着先寻一个客栈住了,在找机会去军营见陈同光。

孙向景知道这是师兄的“拖延症”又犯了,倒也理解他的心情,不好多作催促,知道这事儿主要还得看一个时机与缘分,一时却是急不来地。

两人走出去几步,便看见一队仪仗过来,看样子是个城里的大官夫人。因着不想惹麻烦,两人也就退到路边,让官员仪仗先过。待得仪仗过去,孙向景不由赞道:“这人阵仗挺大,不过却不怎么扰民,一应谦和,想来也是个好官啊!”

陈风崇嘿嘿一笑,说道:“这可不是个好官。轿子里坐着的,原是一位女眷。看她的仪仗,应该是个五品的诰命县君,想来是自家男人在这西宁城立了莫大军功,受了赵祯的封诰,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过这人的确十分谦和,一应仪仗都知道避让百姓,并不咄咄逼人。想来她丈夫应该是个好官,这位夫人也是个贤良淑德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