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宋时[校对版] 一剑封喉 2648 字 2022-10-21

好在陈同光在西宁曾驻守多年,对这边的许多事情并不需要过多交接。加上他当年曾以一己之身拯救了西宁城万千百姓的性命,群众基础倒也是极好。百姓们最是记得恩泽的,特别是陈同光那般舍己救人的大恩,二十余年中他的事迹在西宁城流传不休,甚至有不少人家暗中给他立起生祠,日日上香祝祷,祈求他多福多寿。

故而此番陈同光接手防务,也还算是比较顺利。也是莫之代的那位副官不曾多加为难,也没有过分鼓动军心,直教大家顺顺利利地认了陈同光这个大将军,一应听他指挥就是。因着两边都是一心将此事办好,陈同光履任的第三天,莫之代的副将便移交了所有事务,自己返回兰州城向莫之代复命去了。

西宁是宋夏边防前线,驻守的军队比之江南郡城要多上十倍不止。故而一应的军寨也不能靠得城池太近,只在城外十数里处驻扎,以免搅扰百姓,也是为了最快对敌。陈同光作为一方驻将,万军之首,原本是在西宁城里有一套朝廷划拨的宅子的。只是他连日来忙于理顺军务,不曾有闲暇进城修养。加上他被流放了二十余载,身边更没有什么奴仆之类,一个人住在空宅中也是寂寞,还不如就在大营里与一众将士同吃同住,排遣寂寞的同时,还能彼此沟通交流,磨砺默契。

西宁城里的百姓也是听说了陈同光的归来。在经历了一开始的不相信之后,百姓们个个喜极而泣,欣喜若狂。毕竟如今西宁城中的青壮,大多都是陈同光当年舍军粮救下的幼子,对他最是感激不过。加上当年那些年轻小伙姑娘,如今也成家立业,成了一门之中的顶梁柱,对陈同光的敬仰更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下一代的思维。故而陈同光履任第五天头上,西宁百姓们自发集结起来,怕不是有个上千人,个个携带了自家最好的酒水粮食,来到大营中犒赏军士。

陈同光听得副将来报,自然也是受宠若惊,连忙出帐迎接一众父老乡亲。众人一见了陈同光,又想起当年他年轻挺拔的模样,知道他这些年里为着当年的事情吃了不少苦,个个都是泪如雨下,年纪大些的更是纳头就拜,怎么也拉不起来,直扑在黄土沙地之上哭得万难自持,几近软倒,一时将大营前的一片沙地都被浸湿了。

陈同光更是百感交集,又哪里敢受父老乡亲们的大礼,几番劝阻无效之后,他自己也跪倒在地,亦是老泪横流,万难想到还有与诸位父老重见的一日,也感怀于众人一番深厚情谊,自是心绪激荡,更有万丈豪情横亘胸臆,只要叫他这个五十余岁的糟老头子像年轻小伙一般长啸几声,舒畅胸怀。

乱了好半天,乡亲们才互相搀扶着起身,连忙将自家寻常三节都舍不得吃的上等食材奉上,请陈同光及一众将士们大快朵颐,也算是为大恩人陈同光接风洗尘。陈同光连忙说这不合规矩,万不敢收;乡亲们却说这不是贿赂之类,而是偿还陈同光当年舍下的军粮,只求他万莫推辞,否则西宁一城百姓都是心中难安。

正在两方推辞之际,只见百姓身后,如今西宁城的一众文官也赶了过来,与百姓和军士都打成一片,自是欢笑。一众官员拉着陈同光的手,要这位远离官场朝政二十余载的老哥哥放心收下百姓们的馈赠,直说自己等人近日自会向朝廷奏明此事,力证此乃陈同光早年积下的恩得福报,是军民鱼水之情的最好表现。

也是陈同光当年太过传奇,拼着一己之身流放,救活了西宁万千百姓不说,还生生叫当时的西宁文官个个凌迟枭首,可算得上是不亏。如今赵祯仁治天下,比之先皇的苛政要好上许多,加上又是皇帝天子亲口替陈同光翻的案,西宁的一众官员再傻,也不会在这个关头跟陈同光为难,否则就是引火烧身的愚蠢之举了。

陈同光这才收下百姓们的赠礼,又是大礼拜谢,直叫一众父老又是跟着还礼,一时大营中乱成一片,混乱中透着无尽的祥和热闹,又是十分和谐。

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

陈风崇和孙向景两人赶到兰州城时,已经是陈同光履任的第五天头上了。

日子晚了这几天,倒也不是两人路上故意耽搁磨蹭,实在是朝廷的邸报和陈同光的行进路程有些模凌两可,难以计算。加上两人头一次到这西北地界来,好多事情都未能事先考虑妥当,这才耽误了些许日子,直到今日才堪堪抵达兰州。

不过对于陈同光的事情,两人倒也都不是十分着急。一来这陈同光是受了赵祯皇帝的御封,不可能避过就职履任,多少还是要在西宁驻防些日子,就算要舍弃官位也要有个合理的借口;二来陈同光风头正盛,正当如日中天的红火时候,沿途官员民众倒也不敢多加为难,这段时间自身性命还算无忧;加上这段时间西夏的进攻似乎松懈了许多,也不曾大军南下,一时防务也是无虞,这才叫两人不必那么着急赶路。

更何况他俩都是散漫洒脱的性子,不似徐方旭那般严谨认真,许多事情也不会太过纠结计较,倒也是难得的好心性,能在不误事的前提之下,时刻保持自己的心情愉快。孙向景更是几近堪破生死的人物,对人世间的一切情缘珍惜却不挂念,一生人除了师门轻易和对杨琼难舍之外,甚少有什么事情值得他担心纠结,真真是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人物,自然也是一路轻松顺遂。

两人到达兰州,孙向景自然也好好好观赏游历一番。这兰州城乃是千百年的丝绸之路重镇,一应的风土人情都是十分特别,也是叫他大开眼界。陈风崇自然也就由着孙向景闲游滥逛,自己丢下他去了兰州地方官府那边,说是要向官府寻求些许帮助,借用驿马驿道,以期早日赶赴西宁,好做进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