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这长生剑的来历,徐方旭缓缓出了一口气,仔细将宝剑还鞘,恭敬放在桌子上面,轻声说道:“真是祖师的佩剑不假,这股杀伐意境,也只有一人杀遍天下的太玄祖师才有。只是这等神兵利器,如今落入我等手中,也不知能否驾驭。”
孙向景只觉得这宝剑太过锋利血腥,却不料想竟是太玄祖师之物,连忙追问。
陈风崇是最会讲故事的,也就开口说道:“汉末有杨雄撰《太玄经》,阐述天地人三才变化;唐武瞾时,有江湖奇人将一身武道经验融入其中,辅之以天文地理诸多奥妙,成书《太玄经注》,开创太玄教,世称‘太玄祖师’。大唐乃是李姓开国,尊老子先师李耳为祖,大兴道法;武瞾开周朝之后,废道尊佛,天下道家修士多受迫害。太玄祖师也是道家一脉,更与当时的国师李淳风往来甚密,不忿武瞾作为,才立教抵抗,一人一剑,杀伐天下,直教天地变色,血流成河。这把宝剑,便是太玄祖师随身之物,历经两朝数百年,被杀意血腥渗透,是当世罕有的杀伐利器。”
孙向景听了,只觉得浑身冒汗,暗想这等凶戾之物,还是不要保留的好,连忙叫徐方旭扔了。
徐方旭却是十分纠结,一来这宝剑是那位赠与,自然有他的意思在其中,不好随意处置;二来长生老人一门与太玄祖师一脉传承,几乎可以算作太玄祖师隔代弟子,祖师所用之物自然意义非凡,也不忍令其流落;而且这宝剑是太玄祖师亲铸,无论材料技法,长短重量都是绝佳,最适合《太玄经注》一脉的剑法,真是难得的神兵利器,也难以割舍。
陈风崇说道:“兵器不过是工具,宝剑能杀戮天下,也能护佑苍生。这长生剑跟随祖师一生,既有了无尽杀伐气息,也留了祖师一份不平则鸣的气韵。如今这长生剑落在方旭手里,也算是因缘际会,只要方旭善用之,便能化解其中戾气,不足为碍。”
徐方旭点点头,妥善将宝剑收好,却还是有些担忧,不敢使用。原本他先前的佩剑,早已遗落在海市之上,虽也是神兵一件,只怕万难寻回。如今太玄祖师这把长生剑,除了杀意太重之外,无处不符合他的剑道武功,也是因果所在,合该归他使用。
见徐方旭收了宝剑,陈风崇也不再多说。毕竟杀人这事儿,无论是谁,走江湖走了多久,总是有些心障;这等杀伐利器,单单握在手里,对御使之人的心境也有一定影响。只看徐方旭能不能克服自我,领悟其中真意,一举越过心障。传闻中,杀神白起曾在长平之战斩杀四十余万人,他的随身兵器,只怕一出世就要伴随无尽血雨腥风,指天天崩,划地地裂。那等兵刃,才能真正称之为“神器”,不当为凡人所持有。
孙向景也听长生老人说过,寻常人使用古传兵器,不懂得兵器自身的意境,便难以全力施为,有些还会为兵器所误。只有掌握兵器渊源来路,通晓其岁月历程,与其相知相通,才能完全发挥兵器的作用,而不被兵器所掌控。清平夫人废去孙向景的一袋毒针,也是有着这等考虑,只怕毒针太过凶戾,有伤天合,不合孙向景赤子秉性,反误于他。
第二十五章 虏阵横北荒
徐方旭收了太玄祖师的长生剑,一时纠结。
众人叫了些饭菜酒水,也是饿得狠了,大家猛吃一顿,相继回房休息。
自从各地武林人士得了太玄教的消息,赶来这寿州城中。寿州的客栈一时人满为患,一房难求,有些地方就是庭院马厩都睡了人,不时还有人为住宿斗殴。
徐方旭所住的这间客栈,却是受了他一人的庇佑镇守。早些天也有人上门寻衅,徐方旭自定下了三间客房,凡是有上门与他争夺房间的,都被他一手绝妙剑法抵挡。众人渐渐知道了厉害,也就不再前来生事。
想来徐方旭的一手剑法,那是受了清平夫人点拨称赞的手段,纵是在太玄教众人围困之下,也能从两浙船王手下过得几招,也是十分难得的功夫。要想那太玄教的精锐、两浙船帮的总瓢把子,都是些非同一般的高人,一般武林人万难匹敌的。此番太玄教在寿州起事,各大门派不过派了有些修为的弟子前来,长生老人那等宗师级别的人物不曾亲身降临,自然也就没有太多人是徐方旭的对手。
也亏徐方旭想得周到,一早定下了三间客房,孙向景一行人这才免去了寻地住宿的烦恼,稳妥住下。三间客房之中,陈风崇独住一间,惠博文独住一间,孙向景与徐方旭重逢,自然撵不走地要跟他同住,也就分配妥当,众人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