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第一次,在吕布麾下智囊团身上体会到这种傲气,不同于庞统那种刚出学院,腹有诗书气自华之中孕育出来的才子傲气,李儒的傲气,是无数既成的事实累积起来的,不管世人怎样看他,当年董卓能有那般声势,李儒占了很大的因素,从军中不起眼的一将,一步步成为权倾天下的当朝太师,甚至若非董卓自己作死,或许现在天下的格局未必是这样,这些事情支撑起来的傲气,至少眼下能力还未经过实践考验的庞统是无法相比的,一时间,竟然被李儒这份自信给镇住了。
两名侍卫非常恭敬的将庞统带了下去,虽然失去了暂时的自由,但至少有了陈宫的嘱托,过得不会太惨,至于日后如何,还需要看吕布的想法。
“文忧觉得此子如何?”看着庞统离开,陈宫重新坐了下来,笑看向李儒道。
“有惊天之才,不在你我之下,他日甚至犹有过之。”李儒坐下来,对于庞统的能力倒是并没有贬低,不过嘴角却泛起一抹冷笑道:“然过于傲气,不通世故,遇上明主还好,但若遇上一个中庸之主,不需你我费神,迟早死于非命。”
高智商低情商,这就是李儒对庞统的评价,这种人能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很厉害,但情商太低,不管在哪里都容易被孤立。
对这种有着明显性格弱点的人,像李儒、贾诩这种专门以人性来下手的谋士,实际上很容易对付,不需要在战场上,只需要在他的阵营中动手脚,再天资横溢也是白搭。
“文忧欺我。”陈宫摇头笑道:“主公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如此人才,岂能真的弃之不用?”
“文和或许有办法。”李儒想了想道,贾诩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且庞统此人,也确实有下手之处,有时候收服一个聪明人往往比收服那种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武将更容易,不过李儒如今忙着长安书院的事情,三大谋士里,数贾诩最闲,这种事情,还是扔给贾诩去做吧。
第七章 决定
吕玲绮来到大营的时候,吕布正在匠营里试验新的大黄弩,设想中的连发弩的研究并没有那么顺利,倒是让匠人们制作出了排弩,就是一次性能够释放两支到三支弩箭。
不能说完全没用,如果是守城或者大规模战役的话,这种排弩可以极大地加大火力密集程度,用一千人做出以往三千人才能达到的效果,不过目前吕布的重心还是放在精兵政策之上,大规模集团作战,现在的吕布可玩儿不起。
在对自己的三百禁卫进行了第一次强化之后,得到了三百名最低都是一星巅峰层次的战兵,等于是将三百名足以在军中担任军侯、队率之职的人聚在一起,其奢华程度,绝对是眼下天下之最,所以吕布现在,更倾向于对单兵战力的提升,这样一来,这种排弩的作用就有些不够看了,一次射出去一支弩箭已经足以致命,而弩箭射击的方向是同一个方向,一般都是对着同一个敌人,一根弩箭和三根弩箭造成的结果都是死亡,后者反而变得有些浪费了。
而且这种排弩的造价是普通三石大黄弩的五倍,大规模生产有些得不偿失,如何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吕布给出匠营很多思路,比如类似于弹夹的箭匣子,至于弹簧,眼下的冶炼技巧还做不出这么精细的玩意儿,就算能,也注定无法多生产。
系统那里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符合这个时代的诸葛弩图纸倒是有,需要的却是名望,不过这种技术性东西要价太高,在吕布花费了六万成就点和五千声望来培养禁卫营之后,已经没有多余的声望来支付这笔费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匠人身上。
可惜设计出来的东西体积太大,利用重力来为弩机“添弹”,所以需要的重力很高,有点像水枪,在弹匣顶端还设计了一块专门往下压箭簇的铁块,每一次用完后得将箭匣倒过来重新装,费时费力不说,而且射程预计也不太理想,因为箭簇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填装箭翎的缘故,如果距离远了,箭簇自己就会在空气的阻力下打漂,不过据说五十步内威力惊人,但消耗同样惊人,在生产力无法跟上来的情况下,这种东西完全就是个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