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惊愕不已,原来大汗虚张声势搞得好像要同明军在此决一死战一般,到头来打的却是放弃乌海的主意,留下一万步兵和一万壮丁守乌海,那不是让他们去送命么?刚刚还说鞑靼勇士的生命珍贵,转眼就奉上了两万人的性命,这还珍贵个屁?
但无人愚蠢到去指出这一点,自大汗南征失利之后,脾气变得暴戾异常,经常有将领动辄得疚被大汗亲手砍死,任何对大汗决策的怀疑都会被视作不忠诚的举动,特别是在大汗兵败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怀疑手下部族首领和将领们有异样的举动,整个人如一张绷紧的弓弦,谁多嘴,这支弓弦上的箭便会射向谁。
乌鲁斯第一个表态:“父汗圣明,这里的两万人只要能撑过两天时间,便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何况他们还有可能创造出奇迹来。儿臣建议,在乌海通往杭锦的道路上再多派兵马骚扰;利用戈壁峡谷的地势打他们几次伏击,明军必会犹豫不决。照他们龟速行进的速度,到了杭锦起需要半个月时间。长生天要是作美的话,十月中草原上的第一场雪就要下来了,到时候看这些明军们怎么办?”
“对对,二王子说的极有道理,大汗此举是绝佳之策,就算明军抵达杭锦的时候还没下雪,我们有神鹰大炮在手,防守明军的进攻当有胜算。咱们也不用歼灭他们,拖着他们到下雪天便好了。”
“说的有道理啊,乌海便当是借给明军暂用,到时候咱们连本带利一起拿回来。”
众将领纷纷表态支持,把秃猛可摸着胡子呵呵而笑,他知道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心的赞同,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没人反对便成。
把秃猛可把手一抬,刚刚准备说话,便听到帐外寂静的夜空中传来一连串的爆响,紧接着,连片的爆炸之声便传入耳鼓,片刻后帐外亲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禀报道:“禀报大汗,乌海南奶。头山两处寨堡遭受明军攻击,明军大股兵马正蜂拥而来。”
把秃猛可脸色一变,赫然站起骂道:“这狠厉小儿,未免太凶狠了些,居然气也不喘一口便进攻了。”
众将肃然等待命令,但听把秃猛可咬牙下令道:“传令下去,乌海镇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兵马正面御敌,其余人立刻整军备马,开放东城城门,退守杭锦。”
第764章 逼迫
乌海之战几乎没有任何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两万鞑子完全是以一种拖延时间送死的态势正面迎敌,面对明军的凶猛攻势,结果可想而知。
大明史官们对这场战斗的记载也仅限于寥寥数语:时镇国公挥师夜半攻乌海,天明时告破,戮贼寇八千余,俘五千余,余者逃散。贼首畏战,逃往杭锦据守。
有谁知道,这寥寥数语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与火的故事,掩盖了多少惨烈和恐惧。亲身经历此战的人能清清楚楚的回忆起当晚的厮杀:乌海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鞑子兵像是赴死一般迎着明军的火箭炮的轰击冲上去,他们和江彬所率的前锋军交手之后,四五万兵马胶着在一起,在乌海的城墙下,毡房侧,巷弄边,树林旁拼死砍杀的情景,让事后经历此战的生还之人依旧不敢回想。
鞑子兵的悍不畏死大大出乎了明军上下的预料,即便是战斗一开始,宋楠便得知了把秃猛可率数万骑兵撤出乌海的消息,但面对这两万作为炮灰的鞑子兵,此战的取胜依然毫不轻松。
这让宋楠对鞑靼人的作战有了彻底的改观,自从到西北与把秃猛可交手,乃至长城隘口以两万余明军活生生将长城内外的十余万鞑子兵马切割开来之后,宋楠对鞑子兵的战力从内心里很是不屑。但经过这次乌海之战后,宋楠意识到,鞑子兵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何其悍勇,他们爆发出的战斗力让人惊讶。
但无论如何,薄雾弥漫的清晨,乌海城头黄龙旗和宋字帅旗迎风招展,尽管鞑子兵悍勇异常,乌海镇依旧易手,成为大明朝百余年来第一座被攻下的鞑靼城镇。某种程度上来说,攻下乌海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