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虽然听到官兵四处溃败,但是陈旭还是记住桥玄曾经告诉他的话:为将者,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环顾四周,见郡中官吏都面露怯色,陈旭突然哈哈大笑,其他官吏见此都有些愕然。

桥宇脸色微动,当即非常配合地问道:“文昭何故大笑?”

陈旭赞许地看了桥宇一眼,侃侃而谈:“夫黄巾者,谋划已久,官兵仓促应战,初时战败亦在所难免。”

“然皇甫嵩将军、朱儁将军,皆是世之名将,其麾下将士,亦是大汉精锐,又岂会屡战屡败?是故某断言:旬日之内,战局必定有所改变。”

陈旭相信,历史上皇甫嵩、朱儁大破黄巾,必定不会有假。

纵然现在的形势对于官兵不利,历史大势绝不会改变。

众多官吏闻言,仍旧面露疑色,陈旭为安众人之心,只得继续说道:“纵然皇甫将军、朱儁将军战败,某料定波才亦不会挥兵北上。”

官吏闻言,这次脸色稍缓,连忙询问:“为何?”

他们现在听闻波才之名,甚是惧怕。

就连皇甫嵩、朱儁这样的名将,带着几万大汉精锐士卒,都奈何不得波才,更不用说是这些郡国官吏了。

在他们心中,只要波才不来东郡,只是卜己一人,虽说拥兵万余,却也不会惧怕。

所以听闻陈旭之言,才赶紧询问。

众人的心思,陈旭如何不懂?

只得耐心解释:“先不说颍川距离冀州甚远,要与张角合兵一处,恐非易事。波才若是果真大破官兵,颍川距离洛阳不远,其必定携大胜之威,进犯神都。”

有几个官吏闻言,失声叫道:“啊!如此陛下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