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页

不同的是,这蜡烛的火焰比值的射向太空。小星球的引力根本无法束缚这些疯狂的火焰。

然而就是这微弱的火焰,却在太空中烙下了文明的烙印,第一颗星球被踢出了自己的轨道,按照科研人员的意志移动。

大型屏幕上渐渐出现两种颜色的行星轨道。一种是淡红色的,那是行星本来的轨道。此外就是淡蓝色的,就只有一条,那是小型冰行星的新轨道。

这新轨道,随着发动机工作,正在一点点发生变化。随着轨道变化,蓝色的轨道渐渐与火星、天元星、金星的轨道相交接;甚至数次都爆发警报——那是星球撞击警告。有的撞击警报是几个月,有的是十几年后的。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90多个小时后,蓝色的轨道完美的避开所有威胁,最终点与金星汇合。汇合时间,将在753天12小时13分43秒后。也就是天元28年冬天了。

290多个小时,张浩几乎大半时间都在这里观看。不仅仅是监督,更是一种自豪。在自己的引导下,现在的大洋集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前后不到28年时间,就做出如此成就。不可否认,这个过程中有修行辅助、也有玄黄文明的资料借鉴,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不到28年时间,将一个对科技一无所知、一门心思修行的世界,带到了太空时代,并且开始改造太空!

至此,整个天元星文明算是正式进入太空时代。

时间一点点过去,三颗被选中的冰行星先后启动,进入大挪移轨道;而后大洋集团的星空巨炮也终于完成检查。

在11月底,张浩再次进入太空,观看星空巨炮的第一次发射。

完工的星空巨炮看上去很普通,甚至都有些朴素……也许还有点丑。整体看上去就如同一个长80公里的疙瘩铁柱。主体直径因为蒙皮和防御等而达到320公里。

在导轨炮上,还规律的分布着一个个‘痘痘’。

其实那看上去不大的‘痘痘’都有30米大小,那是一个个小型的、最新技术的核裂变反应堆。为这座导轨炮供能的,是整整160座反应堆以及发电机。

而这里采用的发电机,不再是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经济性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维修简单,但体积大。仅仅冷却水系统就不是一个小工程。

这一次采用的是磁流体发电机。

磁流体发电机是利用惰性气体携带少量钾、铯等碱金属为工质;在高温高压下,工质呈现电离状态,最低温度也要2000度高温——其实就是电浆了,这种温度下绝大部分金属会直接融化,就算不融化、也会脆弱的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