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突然出现的舰队,对面四艘船显然有点意外,但也没太惊慌,至少没掉头就跑,而是让出了中间的水道,稍微往左边靠了靠。这样两支船队正好擦身而过,相距大概六七十米的距离,双方甲板上的人脸都能看见。
“开炮门!”洪涛背着手站在艉楼上,目测着对面船只的距离,当双方相距还有一百多米时,他冲慈悲发出了指令。
“开炮门!”慈悲这次没扯着嗓子向桅杆上喊,而是转身冲着后面一个喇叭花一样的铜质大筒子,低下头向里喊了一句。这是洪涛的又一个发明,传声筒!炮手、尤其是下层火炮甲板的炮手,在他们的岗位上是听不见甲板上的任何命令的,就算不开炮也听不见,中间隔着一两层甲板呢。可是他们又必须听到舰长的命令,除了让人来回跑传达之外,还有更快捷、实用的办法吗?别人没有,洪涛有。
他让船匠们在艉楼上安装了一个喇叭筒,下面是铜管子,一直延伸到下面两层火炮甲板里,出口又是一个喇叭口。这样,只要有人在艉楼上对着这个喇叭筒大声喊一句,下层甲板守着喇叭口的火炮长就能清晰的听见命令。另外洪涛还利用他调音师的本事,把这根铜管的管壁做了不同薄厚的试验,从中找到最有利于100赫兹到700赫兹共振的几个厚度,弄成簧片分别插进管子里,起到扩音器的作用。这个频率范围是男人中低音区到高音区的普遍频响,不含泛音区。
“瞄准水线位置!随意射击!”洪涛又补上一句,然后就盯着那艘越来越近的帆船,不吱声了。具体何时开炮,不用舰长操心,每层火炮甲板上都有炮长,他会负责瞄准,一旦得到了开火权,就会向炮手发令。
每门炮配备六名炮手,其中两名是专职炮手,其他四名是由其他水手临时充当。这样做肯定会降低火炮的射速,但可以省下很多人手。目前洪涛不需要面临水面上的炮战,所以他不需要射速,只要能安全发射就是合格。如果想要让舰炮达到最高射速,也就是英国海军创造的两分钟三发的记录,那155口径的舰炮就需要配备十四名专职炮手,135口径舰炮也得配备九名专职炮手,一下子就能让金河号上的人数增加好几倍,没意义。
这种前装火炮的发射和装填非常非常麻烦,并不是放入发射药、炮弹,然后一点火就完事。每次开炮之后,先要用湿炮刷,就是一个墩布一样的东西,捅进炮管,把发射过后的火星弄灭、再把残渣弄出来,然后才能把发射药饼放进去、把带着软木托的炮弹也塞进去、还要在最外面塞上一个密封用的软木塞,一起用墩布使劲捅进炮膛。这个软木塞不光可以起到增加膛压的作用,还能防止船只左右摇晃幅度太大时,把炮管里的炮弹掉出去。
这时负责点火发射的炮手还要用一个铁钎子,从火门里使劲捅下去,把药饼捅碎,顺势再倒上一些火药粉末。等炮长下令开炮,才能把烧红的铁棍上插进火门里,引燃火药面,从而引燃炮膛里发射药饼,把炮弹崩出去。想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把这一套流程完成,需要炮位上的每个人都非常非常熟练,没有长时间刻苦训练是无法达到的。
金河号上的火炮在以前演习时,最快也得两分半到三分钟才能发射一次,但准确性挺高的,这里还是要说洪涛指挥有方,或者说他剽窃有方。当初在老鼠超人号上和普约尔兄弟抬杠玩时,那对儿双胞胎老头曾经说过法国海军有一种非常简单、又非常管用的提高火炮射击精度的办法,结果让洪涛记住了,现在正好拿了出来,为他本来已经快具备的神性上又加上了一点神力。经过多次试验,这个办法确实很简单、很实用!
法国海军是如何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呢?特别简单,他们把一枚炮弹用绳子绑住,然后挂在甲板的横梁上。这个挂炮弹的位置并不是随意选,而是下面对应着一条白线。法国炮长就利用这枚炮弹和下面白线之间的摆动关系,来确定船只的摆动状态,然后发出开炮命令。只要炮长观测的准确、留出了炮手反应时间和点火的一秒钟延迟,那这次射击就和在平地上射击很相近了,可以排除很多海浪和船体晃动的干扰。
第125章 冤魂万个
在大海上,两艘十几米高、几十米长的大船、相距一二百米,加起来上百门大炮,为何打了半天,互相都命中不了对方几下呢?关键就在这个海浪上了!因为船体在不停的晃啊晃,炮手闷在甲板下面,面前只有一个小炮门能看到外面,根本感觉不到船只何时是处于水平状态,所以除非碰巧了,否则发射出去的炮弹,不是打在海水里,就是蹦到天上去了,能打中目标的只有几十分之一。就算打中了,如果不是要害部位,照样会被几十厘米厚的船体弹开,很难穿透。所以当时的海战,有时候能打好几天,然后谁也没打沉谁,把炮手都累屁了,要不就贴近了拼命,要不大家就收工回家。
有了洪涛从法国人那里剽窃来的办法,虽然开炮频率更慢了,但准确性提高了不少。这很符合洪涛目前的需求,他不需要射击频率,也不需要利用铁球雨去压制敌方火力,他更需要一发炮弹消灭一个敌人,这样成本更低。
当金河号的船舷上突然打开了一串小门时,对方的帆船上也终于觉出不对劲儿了。但他们还是没躲,而是凑到了船舷边上看热闹。也确实看到了热闹,这些小门里很快就钻出几根大粗筒子,随着两艘船逐渐重合,甚至可以看到小门后面有人影晃动,他们在干嘛呢?
其实炮门这个东西最初并不是用于战争的,它是法国商船搞出来的一种装卸方式,由于大帆船甲板上索具太多,影响货物的装卸,所以聪明的法国人就把船舷两边开出很多小窗口,用来搬运货物,后来被英国人发现了,剽窃过去变成了大炮的发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