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手续都办好,阿德哥给了杨锐十张见票即兑的现金支票,和后世开户不同,这套路有点像钱庄的。杨锐看了看支票笑了笑说道:“阿德哥你权利很大啊,这十万块就这么快办成了,还以为要个两三天呢。”

阿德哥心里甚是得意,去年过来的时候,荷兰银行还在筹备,就是现在也只是个办事处还不是分行,但是荷兰在华没有什么可以强硬的资本,银行高层里对中国情况也一窍不通,只要依靠自己这个总办才能经营好业务,是以权利就特别大了,杨锐这笔钱如果是借贷几个月那么就不要什么手续,向上次那样写张远期支票转一下就好了。不过心里得意,嘴上却还是谦虚的说:“上面的洋人好说话,这里他们不熟没办法。”又转移话题道:“好了,竟成你钱也借完了,该说说工厂的事情了吧!”

杨锐正好还要和他说煤矿的事情,就说道:“工厂有什么好说的,就是货永远不够买啊,放心吧,又定了五套设备,今年是够用了。氯碱设备马上就到了,装起来就可以生产了。这些都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今天还有件事情要和你说。你先看这个。”杨锐把之前理好的煤矿投资计划给他递过去。

阿德哥其实就是想办火柴厂,一直指望去日本买设备回来的,把东西拿过来一看却是煤矿的,就接着看了下去,越看脸上越凝重。煤矿他是知道的,都是洋人们和大人们在挣大钱的项目,这东西大家都想上啊,但是没几个人敢碰啊。文件就两页纸,很短,但阿德哥却看了十几分钟才看完。他放下文件,问道:“张大人我们讲的定吗?”

一说话就是重点,这开矿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上面有人,在这租界还好,但是出了租界去办矿上面没人可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杨锐对这事情把握还是有些,毕竟上次和张謇相谈甚欢,彼此也很是佩服,而且这办煤矿也不是什么坏事,张謇完全是名利两得,就是他钱少不入大股,小股应该也是会入的。当下说道:“他去日本前来找过我,为的氯碱工厂用盐的事情,不过后面聊起来就没聊这个了,他到了东京是虞自勋负责招呼的,如果没错的话,他对我们的印象都还好。而且我看他是想实业救国啊,这煤矿之前大清还有开平煤矿,现在是一家都没有了,要是能在江南办一家成功的,那朝廷对他的看法可就……”

阿德哥对杨锐的回答深以为然,这张謇虽然说下海经商,但毕竟还是官面上的人物,据说连光绪皇帝都是很赞许的,要是他能在朝廷被洋人坑了之后能帮朝廷出一口气,把这开平煤从南方给赶出去那一定是君心大悦啊。既然官面上的事情没问题了,那么就是这盈利是否能实现了,阿德哥道:“竟成,这煤矿可曾派人去找洋人看看,煤质如何储量如何?”

这事情可是压根没有做过的,不过后世他却是在长兴煤矿第一次听说过煤炭知识,这煤大致可分为气、肥、焦、瘦四种,其他的都是褐煤之类的。这长兴煤就是气煤,不适合炼焦,但是适合做动力煤,和萍乡煤类似,要炼焦的话要和肥煤配比,至于肥煤中国都在东北、山西等地,似乎开平煤就是肥煤来着。虽然说不是适合炼焦,但是现在进口的大部分煤都是用来做动力的,这长兴煤正好合适。杨锐说道:“前段时间刚好找几个美国人看过了,煤比不上开平的,但却不比萍煤差,开采难度也不大。”实在不好怎么说,只好先扯谎了。

阿德哥知道杨锐手下好几个洋人帮忙做事,那个能无线发的电报就是他们弄出来的,有一次他在仪器馆见过,着实惊讶不已,这电报无线也能发报,真是匪夷所思。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传送的距离太近了,就十多里路的。这家伙不会是借钱去研究那个东西吧,恩,很有可能啊,自己要看牢了,办厂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参一股。阿德哥不知道怎么就想到无线电报上去了,事情和他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他不由的点点头以肯定自己的思路,当然这个举动在杨锐看来还以为自己编造美国人考察煤矿的谎言被接受了。

阿德哥收回臆想,心思回到实际中来。在文件中,杨锐是想以煤矿抵押,味精工厂,包括氯碱工厂担保贷款一百万块用于开矿,其实之前他通过远期支票的形式已经偷偷的给氯碱工厂融资五十万了,只不过因为味精的销量奇好,各地经销商保证金及预付货款付的多,这五十万只花了二十万不到,而且眼看着味精产量上来,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这笔钱再过两个月就能全部归还了。现在又贷款一百万,那么这钱如果只靠味精厂和氯碱来还的话也很快,明年年中就还完了,当然这中间不能出什么意外,特别是味精的销售不能出意外。要不然以味精厂的十多万块和氯碱厂七十多万的固定资产,也不够赔一百万的贷款。

只是现在味精销量红红火火,看不出什么不良的征兆——这时代没有食品安全一说,那帮子销售的居然还发现把盐添加到味精里去的话效果更好,只不过这量不能多,只占一成,可这一成的免税盐卖到七千多一吨,还真是抢钱啊。阿德哥越想只能想到为味精厂的好来,他完全相信哪怕煤矿亏本,只靠味精工厂也能完全支付贷款,当然凭借他对杨锐的了解,煤矿的生意也是八九不离十的,这可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沙鹰的主,火柴那么好赚的事情都还要退后等到氯碱开工,自己可以生产氯酸钾方才动手,真是能忍啊。

第080章 罗斯先生

阿德哥又问道:“这一百万不是要比实际的七十万多吗,另外三十万是做什么?”

看到他还是放心不下火柴项目,杨锐笑道:“你老兄不是天天说要办火柴厂吗,这里面十万元是办火柴厂的,另外五万是肥皂厂的,五万就是什么电池厂、牙膏厂什么的,最后剩下十万就当做备用金了。”

阿德哥一听火柴厂安排在内,心里高兴,不过见后面拉拉的一大串厂出来了,感觉这样似乎很不妥,问道:“办这么多厂,人员管理能吃得消么?”他知道工厂里的管理和其他他到过的工厂完全不一样,不光是人更整齐,连机器物品也都很是讲究——这些杨锐用西洋秘法训练出来的。其实也不是什么西洋秘法,杨锐只是花了半年的时间做企业管理培训而已,这些东西在笔记本里非常之多,包含班组管理、六s一类的基础管理知识。这培训下来人员的干练程度,工厂的运作效率和损耗大为好转,股东们看的啧啧称奇,是以华封先生才死活要他的肥皂厂给推了过来。

现在的管理培训杨锐早就交给第一期的学员了,正所谓老板不是要自己累死,老板只要让别人累死。到目前第二期就快毕业了,这期有五十多个,满足上述工厂是没有问题的,加上第三期早就开始培训了,真是人手不够还可以临时顶上去的,反正早期的生产都是调试阶段,真正要大规模生产一定得要年底旺季。他回答道:“完全够的,至于这么多厂的专业人员,火柴和肥皂是德国设备德国也会有人过来的,牙膏是实验室派人。”他心里还没有说的就是烟厂的技术人员将由日本那边派来,只不过这是独立投资,不说也罢。

想到香烟他就不由的想到哪个可恶的英美烟草公司,他们为了垄断中国市场既然把卷烟机的销售专利也给买断了——现在最先进的卷烟机是美国的帮萨克卷烟机,每分钟可以卷烟两百到三百支,英美烟草为了保持技术优势,与设备生产商达成独断协议,禁止帮萨克卷烟机在东亚销售,是以现在只能买日本的卷烟机,其实日本货也是仿制美国帮萨克的,性能差了一大截。总有一天要给那帮家伙好看的,杨锐脑子里的东西可不少,大学时期的兼职实习,找工作的时候也是个面霸让他了解很多行业信息,但是对卷烟机的了解却是因为家乡就有一个卷烟厂,那工厂其实也是很落后的,用的卷烟机也是落后的,是落烟的,还有一种更先进的上吸式只是耳闻,没有亲见。当然什么过滤嘴、接口机什么的那就更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是大概知道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