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在等更多的消息,一旦真的全面开战,只怕到时会有更多的人抛售。
这一天,就连其它各上市公司的债券,都不免小幅度下跌。
陈义听说公司股票跌了,没什么表情。对于股东们对于进军造船产业的犹豫,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计划。
“如果南洋真的全面开战,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这反而会是件好事。如果朝廷在南洋开战,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船,运送更多的物资过去。而以朝廷的实力,我相信取得胜利并不需要太久,一旦朝廷取得南洋胜利,那以后朝廷的海贸必能更进一步,那时对船的需求更大,造船业只会更加的兴盛,况且各位别忘记了,如果朝鲜和日本还有海西、黑龙江、东江等地大片新开拓的疆土,这些地方都是临海或者有着丰富的大江大河,对船的需求极大,因此,不管南洋战事如何,造船业未来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陈义坚信的是,大汉如此庞大的帝国,如此大的疆土,尤其是拥有那么大的临海疆土,以及拥有着许多丰富的水系网络,那么对船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海贸对商船的需求只占真正造船需求的一小部份,对船需求最大的并非远洋航运,而是近海航运以及内河的航运。从海南到东北的江东省,帝国的海疆拥有万里之遥,而长江、黄河、淮河、运河、辽河、黑龙江等几大水运大河,对于船运需要依然大,在这个时代,船运的性价比依然远超陆路运输,因此不管南洋有没有战争,都不会对造船业有太大的影响,况且,陈义根本不相信大汉会输。
“如果你们相信我,那么手里有闲钱的,这个时候不妨可以买入我们公司的股票了。相信我,等过段时间,尘埃落定时,公司的股票肯定会因此而恢复大涨,那时你们也能小赚一笔。”
大家都有些将信半信,但陈义做为董事长,对造船前景有如此自信,而公司现在手里又有一百多万银元,若是放弃造船产业,那么这钱又该用来干嘛。
想来想去,最后董事会还是同意了陈义的提议,继续启动向造船业进军的计划。不过对于买自己公司正在下跌的股票,这事情除了陈义真的买了,其它人倒还很犹豫。
第七百零七章 内阁和议院
新年将至,本是又要到每年最热闹开心的时候,但现在刘钧却有些头疼。他的七名内阁大学士,年末病逝了两个,还有三个因病请辞,一个则因为被都察院弹劾后也上表请辞了。
内阁七位大学士,只剩下了一个首辅袁继咸。
刘钧穿着明黄的龙袍踏入内阁衙门时,也不由的感觉到一阵冷清。袁继咸似乎又苍老了一些,他走到门口迎接。
“方逢年和蔡国用二人年纪老了,最近三月几乎上一天衙门就得在家歇上半月,根本办不了公了。”袁继咸有些无奈的道。
“一下子少了六位内阁大学士,着实麻烦。”刘钧紧皱着眉头。立国之后,好不容易形成的现在朝廷的格局,现在内阁一下子少了六位大学士,刘钧也一下子没办法选到合适的人选。
内阁的位置是重要的,不是随便安排个官员过来就行,一个不合适的官员,还不如空缺。
“还请陛下早日选拔几位能臣入阁。”袁继咸道,他是内阁首辅,在内阁成员选用这件事情上,不好说太多。本来内阁大学士这样的要职,是需要进行廷推的。但当今天子用人,向来是很有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