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页

两人不敢怠慢,上前回礼,然后一同进入温暖的屋内。

李永庆趁机拿出几样朝鲜土产,算不得珍贵,但比较新奇。一路上来,他们一开始也是直接送金送银,但根本没有汉官肯收,有几次还闹的很不愉快,经此之后,两人便开始拿些土产送人,既不贵重也显示情谊,那些汉官总算有人肯收了。

这名年青的汉人武官看到只是普通的土产后,推辞几下便也收下了。

一番简单的寒喧后,右军校便起身告辞。

“想不到今日之中国,居然如此强大。”李永庆叹息。

“大汉是我朝鲜的宗主国,大汉强大,对我们而言是好事啊。”

李永庆却并不太赞同这种想法,其实崔永灿的想法是如今朝鲜君臣们的主流观念。他们都认为大汉强,是朝鲜之福。有一个强大的宗主国,朝鲜自然更好。

尤其是汉立国以来,朝鲜确实得了不少的好处。

大汉租借耽罗、巨济等岛,虽然都不小,但过去上面人口并不多,税收更少。可现在大汉每年付他们不菲的租金,甚至在上面建立商站建立港口,大汉的商船络绎不绝,带着朝鲜南部地区的经济也繁荣起来。

许多朝鲜物产得以出售,市场的繁荣还让朝鲜的税收增加。而且大量物美价廉的汉货运来,也大大方便了朝鲜。

大汉制造的鸟枪、火炮,甚至是商船、战船,刀剑等等,全都极其精良又不昂贵,比起朝鲜自造的强的太多。如今朝鲜的军备,已经全部从大汉进口。

大汉甚至还在朝鲜开设了银行,向朝鲜君臣和商人、百姓们提供贷款。他们购买军备,甚至都能贷款。

现在朝鲜国内,甚至干脆都流通起了大汉的银元券、银元铜元等大汉货币。相比起朝鲜的银子铜钱,大汉的货币更精良也更使用方便。

从军备到货币,从衣食到住行,从国王到百姓,整个朝鲜犹如一个小中国。

朝鲜君臣也很喜欢这种景象,他们乐于以小中国自居,为此得意且自豪。从国王到大臣到读书人到商人,他们以说汉话为荣,以写汉字为荣。

他们穿着中国运来的各种精美而价廉的成衣,坐着中国产的马车、船只,甚至住的房子,都是请汉人工匠建造的汉式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