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以郑玄的身份,即便他是匆匆而来,但沿途也是早有人前往邺城知会了吕布,但是此时吕布所虑者皆是如何对付刘备,至于他,也只能暂时放放,况且蓟县与邺城之间还是很有距离的,故而暂时不加理会。

当然,吕布也是很清楚郑玄此行的目的,一个读书人而且还是一个名满天下的读书人,肯定不会是来帮助吕布去发动战争的,既然如此那就必然是前来阻止战争的,故而能不见尽量不见,打着这个念头,吕布令沿途官员好生招待郑玄一行人,尽量拖延他们的行程。

但是郑玄这次为了天下计,看来是使出了老命,居然在四月初正是吕布准备对刘备发动进攻之际被其赶上。

一经通报,天下还有什么地方,还有什么人敢不见郑玄,便是吕布的温侯府也是得乖乖的面见。

郑玄入得内庭,见当中也有四人在场,分别是吕布,田丰,沮授,辛评,至于典韦还是站立在外,如同门神一般令人生畏。

吕布自主持冀州一来,处理事务总共有两处地方,一处是类似与后世军机处一般,设立在刺史府,另一处便是自己居住的温侯府,凡是军师要务必定在刺史府商议,以示郑重,而若是与谋士之间的商议规划则一般都是在温侯府。

这次吕布大概也是有躲闪郑玄的意思,没有去刺史府,而是与田丰等人在温侯府商议,遥遥看去郑玄虽然是一面淡然,但额头发丝中还是可见几粒汗珠,看来先前他必定是去了刺史府落了个空。

见是如此,吕布心中微微有些惭愧,与众人上前拜见郑玄:“郑公何时来的,为何如此急的便就来我府上?”

郑玄见厅中还有其他人,不好明说,便就强耐心中着急,展颜道:“哦,只是今日起了游玩之心,便就来邺城一游。”

身后的朱皓,蔡琰也是趁此机会上前拜见吕布,皆是款款一礼,拜道:“昭姬(朱皓)见过温侯。”

朱皓倒也罢了,此时吕布又见蔡琰却是不由意动,大概是在蓟县的生活才是最为贴切她的,不见了以往的消瘦,不但面色红润起来,连带着精气神也是大好,比之吕布第一次看见蔡琰的时候又是美上几分。

不同于任红昌,吕布对于蔡琰有着一份说不清楚的感觉,虽然不该是爱慕,但至少也有仰慕的情分在。

要是有人问起在三国历史长河中,吕布最喜欢的女主人公是谁,他会好不犹豫的说出蔡琰的名字。

史书说蔡琰“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也曾留下众多的诗集,比如说是《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不过才学这只是让吕布欣赏她的一个方面而已。更重要的是蔡琰在匈奴整整生活了十二年,却没有像其他的女子一般寻了短见,她以少见的坚韧活了下去,并凭自己出色的记忆力,将父亲蔡邕已散佚的书籍背诵出来,并亲手缮写清楚,文无遗误,继承了蔡邕的事业,为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每每想到此处,吕布只想说,这样的女子才是真正值得让他们男子汗颜。

原来因为吕布的出现,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董卓没有烧洛阳,也没有了李郭之乱,虽然蔡邕还是难免一死,但是至少蔡琰不用再流离在外十余年,也不必经历那般骨肉分离的痛苦,其后被河东卫家所迫便就留下书信一封离家出走,因缘际会之下才被郑玄无意间收留下来,认为义女,总算老天爷对她是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