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将联名状递给了钱广入,然后才对郑梦秋他们三人说道:“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的积极支持,也让朕感到非常的欣慰。不过,有一点你们都得首先保证,如果让你们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来,会对你们的产业以及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吗?”
三人都尴尬的笑了起来,显然,如果说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就拿郑梦秋来说,他个人认购的战争债券就达到了两千多万,就算郑梦秋实力雄厚,不过他的大部分资产其实是不动产,也就是那些工厂,机器什么的,而他真正拥有的流动资金是有限的,而这些流动资金是拿来购买原料,以及给工人发放工资的。显然,如果他一次性认购这么多的战争债券,肯定会对他的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其实,你们能有这份心意,朕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朕认为,你们要为帝国做贡献的话,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保证自己的工厂能够正常运转,毕竟,钱是拿来买东西的,如果工厂生产受到了影响,哪拿着钱有什么用呢?”朱祁钰笑着走到了郑梦秋的身边,“这样吧,你们再回去商量一下,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实力具体确定购买的战争债券的数额。当然,前提条件朕已经说过了,必须得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下去,不能因此而影响到了工业发展。然后,你们可以直接去找钱广入,让他给你们安排吧!”
见皇帝都这么说了,郑梦秋他们三人也不好再坚持下去,毕竟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一点,皇帝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而且是高效率的工业基础,而不是账面上的那些金元。当然,他们也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皇帝进行远征,毕竟,这是他们报答皇帝的最好办法。
数日后,钱广入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战争债券发行方案来。战争债券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五年之后由帝国政府偿还,而另外一类是十年之后由帝国政府偿还。当然,两种债券的利息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两种债券也分成了面额不等的好几种。其中,面向普通百姓的债券主要以五元,十元,以及二十元三种为主。而面向资本家与商人的债券则以一千元,五千元,一万元,五万元四种为主。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百张面额为一百万元的战争债券特别发放给了一百位主要的资本家。而这一百张债券上都有皇帝的亲自提名,有着珍贵的收藏与保存价值!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另外的两亿六千七百万战争债券分成了五期发放。在总共发行的三亿战争债券中,由普通百姓认购的达到了一亿四千万,而由帝国的资本家认购的就达到了一亿六千万!朱祁钰迅速的筹集到了三亿战争经费,而且,这并没有对帝国的经济够成多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没有对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当然,从此开始,发放战争债券就成为了筹集战争经费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另外,其他的各种债券,比如公共设施建设债券,医疗保障债券,助学债券等等,都应运而生。当然,帝国第一批债券的收藏意义是最为重大的。而且,很多事情,连朱祁钰都没有想到。
五年后,按照规定将由政府购回的债券中,有至少一千五百万没有回流,也就是说,政府为此少支出了至少两千多万(利息计算在内)。十年后,政府第二次回购战争债券的时候,由有近三千万没有回流。
另外,在特别发行的那一百张面额一百万的战争债券中,真正被购回的不到十张。那些大资本家都将有皇帝签名的债券保留了来。在景泰三十八年,有人拿着一张这样的债券到帝国银行兑换,虽然,这已经过了债券的有效期,不过朱祁钰特批了这一百万金元,而且按照当时约定的利息全额支付了所有的欠款。不过,这也是最后一张直接到帝国银行的大面额债券。五百多年后,署有“郑梦秋”这个名字的那张一百万面额的债券在一次拍卖会上,以三千五百万的价格被郑梦秋的后人买下,创下了当时的一个拍卖纪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而当时产生的结果就是,朱祁钰顺利的为远征筹集到了充足的战争经费!
第十五节 军官团
麻烦一波接一波的,朱祁钰在成功的贩卖了战争债券,拿到了巨额的,足够他用上好几年的战争经费之后没有多久,一件麻烦事就来了。这不是外人带来的麻烦,而是军队里产生的麻烦。也许,这还算不上是麻烦,只能说帝国的军人在战争方面确实太积极了一点。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臣已经安排人去做说服工作了,但是他们坚决不肯返乡,并且派遣了代表,要求觐见陛下!”
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然后笑了起来。
事情并不复杂,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按照帝国军队中的规定,任何服役满八年,或者是在境外执行了三年的部署与作战任务的士兵。另外,服役期满了十三年的尉级军官,都可以申请退役,并且在退役时,将得到一笔数额不算小的安家费。而从新的兵役法实施之后的这十多年里,帝国的退役军人已经达到了三百八十多万。这些军人在退役之后,都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当时,一名普通的一等兵在退役之后,能够从政府领到大概一百五十金元的安家费,如果是在第五军,或者是第二军,以及顾成林的远征军服役的话,他们在离开军队的时候,还能从军队的集体资产里分到一笔数额更大的红利。比如,在景泰十八年的时候,第五军的退役士兵得到的分红就达到了三百五十金元!换句话说,这些军人在离开军队的时候,所领到的安家费,军队分红,就足够他们安定的过几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