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新明史[校对版] 闪烁 2997 字 2022-10-21

等到于谦把这一年多来,帝国内部的变化情况讲完之后,朱祁钰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不过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之前三年,我们已经为新政,为帝国的腾飞打下了基础,可是现在我有点失望。新政的好坏,这几年大家都看到了。即使是在成祖时期,恐怕要打败蒙古都不可能这么轻松吧?成祖五次北伐,虽然重创蒙古,可什么时候真正征服过蒙古?我们一年多就做到了,为什么?如果没有新政的支持,没有新政给国家带来的迅速发展,我们有能力办到吗?让我很想不通的是,某些人仍然认为新政是祸国殃民之事,难道,我们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让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这也是在祸国殃民吗?那些,想着,做着阻挠新政的人,我看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朱祁钰这番话一说完,金濂等几人立即低下头来。显然,他们正是这样的人。金濂等几人都没有想到,朱祁钰竟然会在自己大喜的日子里动怒!

房间里沉默了下来,金濂犹豫了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躬腰,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且身体不适,恐无法适应新的政府,阻碍了帝国的发展,还望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

朱祁钰冷冷的看了金濂一眼,说道:“金大人,好像两年前你不是这么说的吧?作为农牧部长,你的能力还是很好的,至少,这一年来,帝国的粮食收成都很不错。怎么,现在突然病了?那我让金英安排几个医生去看看!”

“陛下厚爱,微臣只是犯了固疾,几十年来都无好转。且,现在政府人才辈出,臣量小才微,恐无法……”

“好了,金大人,你的才能是很突出的,至少我这么认为,”朱祁钰看了于谦一眼,“而且,于大人也是这么想的。你的问题就是,量太小了。现在处与大变革时期,巨大的变化再所难免,这几年的反差更是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不过,帝国正在朝着更好的方面前进,这都是我们应该看到的!金大人,告辞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提了。我在这里说这么多,只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帝国需要人才,重视人才,而帝国的大臣,就更应该为帝国服务,为帝国效劳,这不仅仅是我朱家的天下,更是所有大明臣子的天下,是我们大明人的天下,你们都有份,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用心的为帝国服务吧!”

“谢陛下!”金濂有点哆嗦的坐了回去,显然,当官容易辞官难,皇帝不准,他还不能丢下官印就回家养老!

“好了,新政的事情,在我远征归来之前,仍然由内阁总理大臣全权负责,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朱祁钰的目光在那些政府大臣身上扫了一眼,目光又落到了另外一边的武将身上,“在我们归来之前,朝鲜那边的情况在此就不多说了,相信各位对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最近,日寇再度屯兵三十万于对马岛,准备再度发动侵略战争。而此刻,朝鲜仍然有大半江山沦于敌寇之手。朝鲜,是大明的附属国,数十年来,对大明忠心不二,且一直都是各附属国的表率。作为朝鲜的宗主国,朝鲜受到侵略,就是我大明受到了侵略,我们绝不能容忍一个跳梁小丑在我们大明的头上作威作福!而且,日寇入侵朝鲜,目标对准的却是我大明。沿海地区倭患不断,这次,日寇有亡我大明之心,各位,我们应该怎么办?”

“驱逐日寇,渡海东征,打到匪寇老家去!”众将领都齐声吼了起来,这是他们早就已经商量好了的口号!

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对,既然日寇有灭我大明之心,那我们就一不作,二不休,把这个敌人给消灭掉,到最终,看看是我大明笑傲天下,还是他小鬼子一家独大!不过,我们得一步一步的来,战争永远是一场危险的赌博,我们只有一次的机会,即使,我们的胜算要远远大于对手,不过,只要敌人没有被消灭,我们就必须要重视敌人,就算对待一只蚂蚁,我们也要拿出打一头狮子的架势来,绝不能轻敌!”

这是朱祁钰一惯的思想,只要敌人没有被消灭,他就绝不放松,而这也正是明军能够在大草原上,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战胜敌人,靠的正是这种思想!

“卫平,你是朝鲜战场前一阶段的明军主帅,现在,你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日军的基本情况吧,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打起来也顺手一点!”

卫平是刚从前线调回来的,他并不是为了朱祁钰的婚宴而赶回来,虽然他也收到了请帖,不过,卫平以一名负责任将领的态度,决定留守前线,不过,接着朱祁钰就招他回国述职,参加军事会议,卫平也不得不把平壤城的防御工作交给了副手,自己赶了回来。当然,卫平也早就在脑袋里准备好了稿子,他迅速的介绍了一下前一阶段与日军的作战情况,日军的一些特点,包括优势与劣势,然后就坐了下来。

明军将领听完之后,并没有人笑出声来。显然,日军的装备很低劣,出了勇猛,彪悍之外,恐怕还真没有多少长处了。而那几个日军将领,也就一个加藤清正有点让人头痛,别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怕的。不过,明军的将领都如临大敌一般,既然日军能用这么低劣的装备,战术,在朝鲜重创了卫平率领的明军主力,这就足以证明日军并不是窝囊废,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特点的!

朱祁钰见到将领们的反应,心里也很是满意。“说白了,日寇的长处就是突袭。虽然,日寇并没有多少骑兵,不过朝鲜的地形也决定了骑兵不可能大规模使用,战斗主要是在步兵与火枪兵之间进行的,甚至连炮兵都难以大规模使用。而且,朝鲜很多地方都适合突袭,伏击,而这正是日军所擅长的地方,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陛下——”